教育中的跨文化性:理論與方法論工具箱/跨文化研究論叢
定 價:31.9 元
叢書名:跨文化研究論叢
- 作者:[芬蘭]Fred,Dervin著
- 出版時間:2021/2/1
- ISBN:9787521322453
- 出 版 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G40
- 頁碼:136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跨文化研究叢書”出版國內(nèi)外學者在跨文化交際、跨文化傳播、跨文化教育、比較文化、語言與文化、翻譯與文化、文學與文化、國別與區(qū)域文化等領域的研究專著、博士論文、譯著和文集,旨在促進我國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跨文化研究創(chuàng)新與繁榮。
《教育中的跨文化性》一書系統(tǒng)論述了跨文化性這一概念,通過跨文化性一詞表達一種互動的建構過程,并闡釋為何在教育領域有必要用跨文化性這一視角來重新審視一些概念和范疇。全書分為七章。第一章對跨文化性這個視角進行界定;第二章討論了文化、身份和集體這三個與跨文化性相關的概念;第三章探討了教育領域跨文化性的五個想象概念:全球化、多樣性、出身、一致和當?shù);第四章探討他者的定義;第五章探討使用反霸權的視角對待人權話語實踐;第六章在回顧以往跨文化能力模式的基礎上,對教育領域中的跨文化性進行了重新建構;末章進行了總結(jié)并提出了十條建議。
適讀人群 :外語和漢語教育、傳播教育、教師教育領域的教師、學者和研究生 本書結(jié)構清晰,論述深入淺出,案例豐富,每章后附有思考題利于理解重要內(nèi)容,對外語和漢語教育、傳播教育、教師教育領域的教師、學者和研究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于一種文化與他種文化之間的關系,有兩種針鋒相對的主義,一為文化相對主義,一為文化絕對主義。前者認為每一種文化都是獨特的,否認文化間的共性和相互溝通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后者認為文化之間有優(yōu)劣之分,必須用“先進的”文化取代“落后的”文化,最終實現(xiàn)人類文化的普世大同。這兩種主義的倡導者其實各自懷有現(xiàn)實的政治關切,在此存而不論。本文要討論的是這兩種主義在經(jīng)驗層面的合理性與不合理性,并試圖化解兩者之間不應有的緊張,進而探索第三條道路的可能性。
東西方學術界對文化的大量研究使我們對文化的本質(zhì)屬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其一,文化的繼承性。文化是特定時空中的人群從自己的過去和傳統(tǒng)中繼承得來的。特定人群的歷史和記憶的獨特性決定了文化的相對性。
其二,文化的習得性。文化不是人與生俱來的東西,而是通過后天的學習得來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宗教習俗、政治宣傳、大眾傳播,等等,這些都是文化習得的有效途徑。文化習得不僅在特定文化內(nèi)部縱向展開,而且在不同文化之間橫向發(fā)生。文化的習得性不僅有利于加強文化的相對性,而且有利于擴大文化的普遍性。
其三,文化的功能性。文化是特定人群設計來解決自己生活中所面對的種種問題的。文化的功能性因為不同文化面臨不同的問題而必然導致文化的相對性。與此同時,不同文化又面對越來越多的相同問題。因此,與文化的習得性一樣,文化的功能性既有可能導致文化的相對性,又有可能導致文化的普遍性。
其四,文化的人性。文化是人類心智的產(chǎn)物;由于不同文化中的人具有普遍的人的基本屬性,因此不同民族的文化必然具有天然的共性和相通性,即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兩千多年前的東方哲人孔夫子和西方哲人亞里士多德,在相互完全隔絕的狀態(tài)下卻異口同聲地贊美“中庸之道”的高明;19世紀中葉的美國思想家愛默生的超驗主義,與東方古代哲人老子的道家思想居然不謀而合;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在不同文化中都能贏得自己的信徒。所有這些文化“契合”現(xiàn)象都表明,基于共同人性的文化之間的確存在許多普遍性元素。
Fred Dervin(弗雷德·德文):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多元文化教育教授。他同時在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盧森
堡和馬來西亞兼任客座教授。研究領域為:跨文化教育,多元文化主義社會學以及學生和學術流動。
總序
導讀
CHAPTER 1 Introduction-lnterculturality in Education: A New Beginning?
The Approach in this Book
References
CHAPTER 2 Misnomers
'The Deceptively Cosy Blanket of Culture'(Eriksen 2001)
Identity Is Not a Thing
Collectivity, Self, and Other
Questions
References
CHAPTER 3 Imaginaries About Interculturality
Globalization Is Not New
Desperately Seeking Diversity
Where Are You Really From?
'The Same Is Lame'
Obsession with the Local
Questions
References
CHAPTER 4 Discourses of Othering
Who's the Other?
Othering as an Unstable Phenomenon
Analysing Discourses of Othering
Questions
References
……
CHAPTER 5 Interculturality and the \"Fragilities' of Human Rights
CHAPTER 6 Tools for Change-Dynamic and Realistic Intercultural
CHAPTER 7 Conclusion
An Essential Reading List
Definition of Key Terms
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