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法蘭西階級斗爭》是馬克思在《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上發(fā)表的一組文章的輯刊,其出版時間可以從1849年算起,到恩格斯1895年出版該著作的最后版本,時間跨度將近50年。本書是馬克思繼《共產黨宣言》之后,運用其所創(chuàng)立的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分析社會歷史現象的又一次嘗試。考慮到《共產黨宣言》是對近代以來的世界歷史的分析,《法蘭西階級斗爭》可說是第一次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對當下發(fā)生的社會歷史現象的分析。在這些分析論述中,馬克思既驗證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也為無產階級獲得最終的解放指明了斗爭的方式和方向。從《法蘭西階級斗爭》成書至今,一個多世紀過去了,雖然資本主義制度仍然存在并擁有較為強大的力量,但其影響正在下降,社會主義也從理論走向現實,有了理論、制度、道路三重意義上的社會主義,而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即將全面開啟。此時,重讀《法蘭西階級斗爭》,重溫馬克思的諄諄教誨,站在新時代的新高度上理解馬克思的深刻寓意和良苦用心,重新認識其思想內容并探討其新時代價值,無疑有著重要的意義。
前言:
1848年,歐洲大陸爆發(fā)了一場革命風暴,席卷法國、德國、奧地利、意大利等國。這場風暴有力地打擊了封建專制制度,為資本主義發(fā)展掃清了道路。在法國,巴黎二月革命推翻了奧爾良王朝,成立了臨時政府。巴黎工人和革命群眾作為主力軍參加了革命,但二月革命的勝利果實卻為資產階級所竊取。《共產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馬克思、恩格斯密切關注革命形勢的發(fā)展,直接指導和參加了法國革命和德國革命,科學總結了革命的經驗教訓,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理論。
《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斗爭》(后文稱《法蘭西階級斗爭》)是馬克思總結法國1848年革命的經驗而寫成的重要著作。在書中,馬克思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對法國1848年二月革命六月起義等重大事件進行了分析,明確地表述了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理論與策略,明確提出工人階級專政。馬克思明確表示,無產階級進行革命的戰(zhàn)斗口號是:推翻資產階級!工人階級專政!是否高舉并堅持這一口號,是區(qū)分革命的社會主義與各種空論的社會主義的界限。革命的社會主義就是要宣布不斷革命,也就是無產階級的階級專政。馬克思還揭示了勞動權的科學內涵:勞動權就是支配資本的權力。恩格斯評價這是第一次提出了世界各國工人政黨都一致用以扼要表述自己的經濟改造要求的公式,即:生產資料歸社會所有。馬克思在書中還提出了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的著名論斷,也闡明了建立工農聯盟的思想。
《法蘭西階級斗爭》是一部標志性的重要著作,不僅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和哲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意義,而且在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識和分析社會歷史事件上有示范作用,同時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
作者介紹:
張邦輝,男,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重慶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民政部政策理論研究基地主任 [1] ,重慶大學第七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 同時擔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第五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副會長)、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政治學會理事、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公共管理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重慶市行政管理學會副會長、重慶市政治學會副會長、重慶市社會保障監(jiān)督委員會委員、中華名辯盟副會長等職務。 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社會保障、行政管理 、政府經濟管理與法治。2016年9月,入選第四批重慶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19年8月,入選第三批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公共管理學科)。2019年11月,獲評重慶市英才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名家名師。
目錄
前言……………………………………………………………… 1
第一章寫作背景………………………………………………… 1
一、1848年歐洲革命爆發(fā)的社會歷史條件………………………… 3
二、新的社會實踐對唯物史觀的要求……………………………… 7
第二章內容介紹………………………………………………… 11
一、全書的基本結構……………………………………………… 13
二、全書內容概觀………………………………………………… 15
第三章理論意義與歷史意義…………………………………… 55
一、理論意義……………………………………………………… 58
二、歷史意義……………………………………………………… 71
第四章新時代重讀《法蘭西階級斗爭》的現實意義…………… 81
一、為分析當下社會事件提供方法論的指導…………………… 83
二、為新時代開展偉大斗爭提供策略參考……………………… 85
三、為無產階級政黨提供思想武器……………………………… 89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