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已經入選四川大學“當代名家論語文叢”,本書將由以下十個部分構成:1,意義的形式理論;2.一般符號學的基本原理;3.哲學符號學的若干關鍵問題;4.意義的發(fā)生與解釋;5.藝術的基本特點;6.風格學與藝術符號學;7.跨媒介敘述學;8.敘述框架與紀實和虛構;9.文化與符號元語言;10.詩論:可解與不可解。每一部分下設若干論點,每個論點包括若干解釋段落。該書集中體現(xiàn)了趙毅衡教授多年來在符合學研究領域獨特的創(chuàng)見。
趙毅衡,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獲中國社科院碩士;1987年獲伯克利加州大學博士;1988年起任教于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2005年起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符號學-媒介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文化與傳播符號學分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符號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形式論、符號學、敘述學等方面的研究。出版中文著述30余部、文學作品5部,包括意義理論三書,即《符號學原理與推演》《廣義敘述學》《哲學符號學》,在國內外期刊發(fā)表論文300余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與一般項日若干。曾獲Fulbright Grant for Research in USA、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優(yōu)秀成果獎、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優(yōu)秀研究獎,四川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一等獎及榮譽獎,教育部社科成績二等獎,中國大學出版社社科成就一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