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市民社會研究中存在兩個現(xiàn)象:一、西方市場經濟市民社會自由民主政治的模式被普適化,用于各國的研究中;二、葛蘭西、哈貝馬斯以來的文化市民社會轉向使市民社會的文化、政治功能被置于首位,市民社會的經濟內涵被淡化。這種傾向強調的是市民社會相對于國家的獨立性和對抗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市民社會對民主政治的推動程度,并以此來對各國市民社會作出價值判斷。在這兩者的結合下,中國市民社會發(fā)展處于西方話語主導之下。本文主題設定為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來檢視西方自由主義的市民社會民主政治思想,并科學認識中國市民社會發(fā)展道路上所面臨的種種質疑以及問題,闡發(fā)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內涵和價值。
市民社會概念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史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為此,為了使中國故事在面臨西方思想的強勢追問之下獲得主動,關于市民社會的理論交鋒無可回避,特別是,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科學內涵及其與當今中國的關系需要認真研究。作者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來檢視西方自由主義的市民社會民主政治思想,并科學認識中國市民社會發(fā)展道路上所面臨的種種質疑以及問題。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研究既要考慮其在不同國家橫向維度上的應用,也要考慮其在歷史縱向維度上的發(fā)展,這才能使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與當前的歷史實踐及學術理論進行對話,以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發(fā)展性。
前言
本書主題設定為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就是要闡明馬克思的市民社會思想不僅適用
于資本主義歷史階段,而且對于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創(chuàng)新型實踐也有科學指導意義。
市民社會概念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發(fā)展史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概念。為此,為了使中國故事在面
臨西方思想的強勢追問之下獲得主動,關于市民社會的理論交鋒無可避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科學內
涵及其與當今中國的關系尤其需要認真研究。
當前市民社會研究中存在兩個現(xiàn)象一、西方市場經濟市民社會自由民主政治的模式被普適化,用
于各國的研究中。改革開放以來對中國市民社會與民主政治發(fā)展道路的研究也處于此模式的主導下。在這
種話語模式支配之下,中國的政治體制現(xiàn)狀受到了質疑,未來民主政治發(fā)展也被納入到了西方的框架之中
二、葛蘭西、哈貝馬斯以來的文化市民社會轉向使市民社會的文化、政治功能被置于首位,市民社會
的經濟內涵被淡化。這種傾向強調的是市民社會相對于國家的獨立性和對抗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市民社
會對民主政治的推動程度,并以此來對各國市民社會作出價值判斷。在這兩者的結合下,雖然學者們都承
認中國的市民社會有了快速的發(fā)展,但是對市民社會的評價和發(fā)展走向則有不同認識。一些人認為中國的
市民社會不合格,應該基于西方的模式來改造中國的市民社會另一些學者雖然強烈反對用西方標準來衡量
中國市民社會的發(fā)展,強調堅持走中國特色道路的重要性,但往往用特殊性這個詞一言以蔽之,缺乏
在市民社會的話語體系中做深入細致的分析論證。
本書試圖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方法來檢視西方自由主義的市民社會民主政治思想,并科學認識中國
市民社會發(fā)展道路上所面臨的種種質疑以及問題。通過搜集眾學者的研究,在充分學習的同時,也感到某
種欠缺既有成果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把握似有厚古薄今、以古非今之嫌。研究重在說明馬克思市民社
會思想的由來,也準確把握了馬克思有關思想對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關系本質的意義。但是,若以此來理解
中國現(xiàn)實,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用西方歷史發(fā)展的邏輯來解讀現(xiàn)實中國,從而導致如下困境要么否定中國市
民社會的發(fā)展,要么否定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對中國實踐的指導價值。事實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市民
社會發(fā)展迅速,卻并不與西方相同。因此,不僅不能簡單用西方的市民社會理論來判定中國現(xiàn)實及發(fā)展,
而且也不能簡單用過去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理解來解讀中國,因為過去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理解
是僅限于解剖資本主義,而今面對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因此,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研究既要考慮
其在不同國家橫向維度上的應用,也要考慮其在歷史縱向維度上的發(fā)展,這才能使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與
當前的歷史實踐及學術理論進行對話,以體現(xiàn)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發(fā)展性。
本書的邏輯脈絡是首先梳理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理論淵源、形成過程和理論內涵,以窺馬克思
市民社會思想的全貌。然后對國內學界關于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以及運用這種思想來理解當今
中國的認識并進行分析。分析發(fā)現(xiàn),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學界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及其運用
有了相當豐富的認識,但仍有如下問題需要深入研究如何處理西方主流理論與中國發(fā)展之間的矛
盾,如何回應當前文化的市民社會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挑戰(zhàn)等;貞@些問題,需要進
入到理論與歷史的對話當中去。美國是自由主義市民社會思想的重要根據地,也是被海內外學者拿
來與中國比較的重要參照系之一,因此本書專辟一章對美國市民社會發(fā)展邏輯進行審視,就自由主義與馬
克思市民社會思想如何看待美國市民社會發(fā)展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比較性的對話,以揭示自由主義關于市民
社會與民主政治認識上存在的片面性,科學理解美國市民社會發(fā)展。最后,對中國市民社會與民主政治發(fā)
展道路的特點進行考察,研究分析中國實踐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繼承發(fā)展關系,闡發(fā)馬克思市民社會
思想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階段的內涵和價值。
本書最后得出的結論是一、市民社會的基本內涵是物質的生活關系的總和,其基本功能是物質生產生
活的承擔者,市民社會的經濟基礎內涵不應在后來學者強調的市民社會的文化轉向中被忽視甚至消解掉,
因為文化的市民社會所追求的民主政治也離不開這個根基。二、市民社會概念不完全等同于經
濟基礎概念。市民社會一般是相對于國家而言,側重于對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經濟生活承擔者與政治管理
者之間能動關系的把握而經濟基礎一般是相對于上層建筑而言,側重于對社會歷史發(fā)展中經濟制度與
政治制度之間制約關系的把握。三、盡管以美國為代表的當代西方社會有多方面的改良,包括民主政治
的發(fā)展但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基本點仍然有助于我們把握西方市民社會的本質特點。四、中國市民社會
的發(fā)展與西方有共同之處,即都是物質生活關系的承擔者但也有不同于西方的特點,即中國共產黨在其中
的領導作用,她應該始終代表市民社會的整體利益,正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共產黨人始終
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同時,黨建與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密不可分,且黨建需要市民社會的參與,這
是社會主義人民主體地位的本質要求?傮w來說,中國市民社會的發(fā)展必須致力于走良性互動的道路,包
括市民社會內部的各群體之間、市民社會與國家之間、中國市民社會發(fā)展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之間等諸多良
性互動,這是中華民族振興的必需,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要求。同時,中國必須充分吸取西方資本主
義市民社會發(fā)展中的經驗教訓。
原晨珈,出生于1990年8月,女,山西省長治市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現(xiàn)為太原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現(xiàn)代化。至今已發(fā)表近十篇文章,其中四篇被核心期刊目錄收錄,主持及參與國家級、省級課題四項。
目錄
緒論.......................................................................................................1
一、問題的提出1
二、中國市民社會研究現(xiàn)狀5
三、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17
第一章市民社會思想的歷史譜系考...................................................20
一、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精神遺產20
二、資本主義社會形成的自我認識30
三、邏輯定位黑格爾關于國家與市民社會的思想42
本章小結市民社會思想研究范式的初步確立50
53一、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產生53
二、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發(fā)展71
三、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科學內涵的三個層次88
四、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經典意義100
本章小結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科學內涵110
第三章中國學界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再認識..........................114
一、改革開放前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一般認識114
二、改革開放以來對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的重新認識122
三、理論和實踐的挑戰(zhàn)要求正確認識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142
本章小結馬克思市民社會思想在當代中國的際遇152
第四章對美國市民社會發(fā)展邏輯的審視.........................................154
一、美國市民社會認識維度之辯154
二、美國憲政民主本質之辯163
三、美國市民社會與國家關系之辯171
四、美國市民社會與民主政治發(fā)展在認識上的自我修正之辯178
本章小結資本主導是理解美國市民社會與民主政治的鑰匙187
第五章對中國市民社會與國家發(fā)展的審視.....................................189
一、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市民社會與國家關系中的地位189
二、中國國家與市民社會關系的特點比較視域下的研究202
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市民社會與國家關系的變遷216
本章小結中國道路對市民社會歷史實踐的揚棄218
結論...................................................................................................221
參考文獻...............................................................................................225
后記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