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在追求進步?那不過是一種社會的慣性;
應時時反省自己?那不過強化對自己的不滿;
凡事要積極思考?那不過是一種不講理的暴政;
事事愛率性而為?那不過是不成熟的一種表現;
熱衷工具與方法?那不過是種無聊的心理安慰……
在加速文化的碾壓下,現代人不能堅定自己的立場,找不到自己的立足之處。我們就像轉輪里面的倉鼠,拼命努力掙脫現實的牢籠,卻永遠只能在原地打轉;我們總是告訴自己,當我實現目標之后,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可是只要我們還身處加速文化這個轉輪當中,就永遠不可能擺脫越努力越焦慮的人生怪圈,清醒地活。
針對這種人生困境,本書作者用古希臘斯多葛哲學對癥下藥,提出7種對抗工具主義的原則,幫助我們掙脫環(huán)境束縛,活出清醒的自己。
1.老喻、徐英瑾作序推薦,嚴飛、托德·梅推薦。丹麥心理學家斯文·布林克曼代表作。
2.內卷時代的人生哲學。如何擺脫社會的慣性?來自古希臘斯多葛學派的人生智慧;
3.擺脫越努力越焦慮的人生怪圈。7個方法幫助每個在焦慮中找不到自己的人活出自己,構建屬于自己的清醒哲學
4.停止從自身尋找原因,停止反省自己;摒棄所謂的積極心理學,要學會關注生命中消極的方面,要懂得人力猶有盡時,人并不能勝天;要學會對不符合基本立場的事情說不;人生遇到難事,不要幻想培訓能幫你解決問題……
快節(jié)奏的生活
很多人認為,如今周圍所有事物的發(fā)展速度都越來越快。生活節(jié)奏也在加速。我們發(fā)現自己正感受著層出不窮的新技術的反復沖擊,工作上一輪又一輪的變化,各種流行趨勢轉瞬即逝,即便是食物也花樣百出。剛剛到手的智能手機必須要升級,才能運行最新的應用程序;工作場所的 IT(信息技術)系統(tǒng)還沒有來得及讓大部分員工熟悉操作方法,就又更新了版本;還沒想好如何去忍受一個令人討厭的同事,公司就發(fā)生了結構調整,自己又不得不學會與另外一個全新的團隊相處。工作在學習型組織之中,唯一不變的就是無休止的變革,唯一能確定的是,我們昨天學到的東西到了明天就會過時。終身學習和技能提升已成為整個教育系統(tǒng)、商業(yè)世界及其他各行各業(yè)的核心理念。
社會學家用流動的現代性來描述我們所處的時代。這個時代的一切都處于永無止歇的變化之中。1 時間被視為流動的,就好像一切限制都被清除了。為什么會這樣?實在沒人能明白,也沒人知道我們要奔向何方。有些人宣稱,全球化,更具體地說是全球化帶來的威脅,意味著不斷的變化是不可避免的。企業(yè)需要適應不斷變化的需求和各式各樣的指標,所以就需要員工能夠變通,能夠對變化做出反應。至少在最近的幾十年,各式招聘廣告中都重復著同樣的套話:我們正在尋找一個懂得變通、適應力強、對職業(yè)方向和個人發(fā)展保持開放心態(tài)的人。如今心如止水是一條彌天大罪。如果我們站在原地,而其他人都在前進,那就相當于我們自己在倒退。
基于流動的現代性,也被稱為彈性資本主義,后福特主義和消費社會的首要法則就是,我們絕不能掉隊。但處于一個步伐在不斷加快的文化之中,做到這一點變得越發(fā)困難。我們做每件事的節(jié)奏,從更換工作到撰寫論文,再到一日三餐,都在不斷地加速。比如,現代人每晚的睡眠時間比 1970 年的平均時長少半個小時,比 19 世紀的人少兩個小時。在生活的幾乎所有方面,節(jié)奏都加快了。我們現在談論的是快餐、閃電約會、有效打盹和短程療法。最近,我試了一款名為Spritz的手機應用。它每次只顯示一個單詞,但可以將我的閱讀速度從每分鐘 250 個單詞提升到 500 ~ 600 個。我們就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讀完一整本小說。但這樣做能不能幫我們更好地欣賞文學名著呢?為什么閱讀的速度反而變成了閱讀的目的呢?
不滿于這種節(jié)奏變化的批評者提出,快節(jié)奏會導致人們對自己從事的活動產生一種普遍的疏離感,并總是感覺自己時間不夠用。從理論上講,技術的進步本應該幫我們節(jié)省出更多富余時間,讓我們拿來與子女相處、制作陶藝品或者討論政治。但事實上,我們將省下的時間(比如例行工作或流水線一類的工作,如今實現了自動化或外包給了第三世界國家)用到了新的項目上,還在早已排得滿滿的日程表上見縫插針,技術進步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在我們凡人的眼中,永恒的天堂不再被看作苦旅盡頭的甜蜜獎勵,我們反而只想著用盡可能多的事情填滿在這個星球上相對短暫的一生。當然,這種努力是徒勞的,注定會失敗。人們很容易將如今高發(fā)的抑郁癥和精神倦怠歸因為個人難以承受持續(xù)的加速。放緩的個體那些放慢了腳步而不去加速,甚至可能完全停滯不前的人在一個以蒙眼狂奔為特征的文化中顯得格格不入,甚至有可能被認為需要去看。ū慌R床診斷為抑郁癥)。
我們如何才能在加速文化中保持不掉隊?不掉隊就意味著要一門心思地去適應,也意味著在個人修養(yǎng)和專業(yè)層面上的持續(xù)提升。對此持懷疑態(tài)度的人把終身學習稱為學到死為止(對于很多人來說,好心的咨詢師們那沒完沒了的課程就是某種形式的折磨,甚至是煉獄)。在現代學習型組織之中,由于扁平化的管理架構、諸多責任的下放、自主型團隊,以及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間界限不明,甚至根本不存在邊界。我們的個人能力、社交能力、情感能力和學習能力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在沒有老板下達指令的情況下,我們必須能夠與其他人協(xié)商、合作,并根據直覺來做決定。時至今日,理想中優(yōu)秀的員工需將自己視為各種能力的儲備庫,并把關注、提升和優(yōu)化這些能力視為自身的責任。
昔日里被視為私人事務的各種人際關系和實踐,現如今都被公司和組織機構當成工具,用來推動員工的發(fā)展。情感和個性已經被工具化了。如果我們無法忍受這樣的節(jié)奏,比如跟不上進度、缺乏活力或全面崩潰,那么開出的藥房就是培訓課程、壓力管理、專注當下和積極思考。我們全都被建議要活在當下,而當周圍的一切都在加速的時候,人很容易舉止失措,完全喪失時間感。
回顧過去被認為是倒退,而未來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的、彼此并無關聯(lián)的一系列片段,并不是清晰連貫的一條人生軌跡。但是,當周圍的世界都如此專注于短期效果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可能制訂出長期的計劃呢?我們還應該去嘗試嗎?若一切都會無可避免地不斷發(fā)生變化,又何必操這個心呢?如果一個人矢志于長期理想、穩(wěn)定的目標和價值觀,他會被其他人視為頑固和僵化培訓顧問管這種人叫變革的敵人。積極思考,尋求解決方案是我們的口頭禪,我們不想聽到更多的抱怨,也不想看到更多張苦臉。批評是一種需要被消除的東西,它是負面情緒的來源。每個人都知道,只要我們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一切就會變得更好,不是嗎?
流動性,還是穩(wěn)定性?
在一個加速文化中,流動性勝過了穩(wěn)定性。我們需要腳步迅捷,如流水一般,靈活應變,能跟上不同的節(jié)奏,隨時轉向。而穩(wěn)定和扎根的意思完全相反,意味著我們被困在了某個地方。我們可能會做到像花莖一樣柔順,但被連根拔起并移到其他地方依舊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在加速文化之中,落地生根這個詞聽上去有些陳腐。生根就是要與其他人(如家人、朋友、社區(qū)),與理想,與地方,或是與工作場所建立聯(lián)系,讓我們體會到某種歸屬感。但如今這些積極的含義往往被更消極的定義瓦解了。從人口統(tǒng)計學的角度來分析,我們之中生根的人越來越少我們更換工作、伴侶和住所的頻率大于前幾代人。我們更喜歡用被困住這個詞,而不是生根,而且生根也不再帶有褒義色彩。你已經適應了這份工作也不再是明確的贊揚。
市場營銷是當代這類現象尤為顯著的競技場之一。廣告就是資本主義的詩歌,顯露出了社會潛意識的、象征性的結構。幾年前,我看到過一則洲際酒店的廣告,上面寫道:你不可能有最喜歡的地方,除非所有地方你全都見識過了。這句廣告語的旁邊還附著一張熱帶島嶼的照片和一個問題:你過上洲際生活了嗎? 言下之意,我們只有在去過所有地方之后,才會感覺到自己對某個特定地方心有牽掛。這差不多是流動和生根最為極端的對比。找到自己心有所屬之處的同時,也把世界上其他偉大的地方都隔絕在外了。將同樣的道理應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是極為荒謬的,但類似的說法并不鮮見:沒嘗試過所有的工作,就不能找到最喜歡的那一個;不試婚所有候選伴侶,就不能確定最終和誰結婚。誰能知道換個工作會不會讓我們的人生更上一層樓呢?誰又能確定,新的伴侶會比現任能讓我的生活更加充實?身處 21 世紀,在一個更傾向于流動而不樂于生根的時代,人們在與其他人,包括配偶和朋友,確立穩(wěn)定的關系這一點上有著非常大的障礙。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與其他人的關系是所謂的純粹關系(pure relationship),即完全建立于情感之上的關系。
【丹麥】斯文·布林克曼(Svend Brinkmann)
丹麥奧爾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非典型哲學家,羅森凱爾獎獲得者。他的研究主要關注心理學等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哲學、倫理和方法論議題。
憑借《清醒》成為知名文化批評家。
推薦序 一鍋北歐風味兒的反勵志/ 喻穎正
導讀 清醒地面對快節(jié)奏的滾滾紅塵/徐英瑾
前言 快節(jié)奏的生活
第一章
停止省視內心
直覺
找到自我,還是學會接納自己?
悖論機
我們該怎么做?
第二章
注重生命中消極的方面
積極主義的暴政
積極心理學
積極的、感激的、會欣賞的領導者
歸罪受害者
吹毛求疵
接受生活的給予
我們該怎么做?
第三章
學會說不
何為是的帽子?人們?yōu)槭裁葱枰?br />在風險社會中懷疑的正義性
我們該怎么做?
第四章
抑制自己的情感
情感文化
情感文化的后果
我們該怎么做?
第五章
解雇你的培訓師
生活培訓法
培訓的危險之處
培訓和友誼
我們該怎么做?
第六章
讀一本小說
不是勵志書,也不是傳記
當今最流行的文學體裁
將小說作為一種自我技術
不抱有幻想的文學
我們該怎么做?
第七章
回顧過去
過去對個人的重要性
我們該怎么做?
結語
最后的一些想法
附錄
斯多葛主義
古希臘的斯多葛學派
古羅馬的斯多葛學派
致謝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