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所刊文章主要關注《老子》及其他道家經(jīng)典和思想在英語、日語、韓語、俄語、法語、德語、芬蘭語、西班牙語等語種中的譯介、傳播、影響與研究,其重要論題包括:(1)《老子》在日本、俄羅斯、德國等國家以及在英語世界、西班牙語世界的譯介和傳播過程,特別是其早期傳播過程;(2)域外學者和文化名流(例如鮑狄埃、托爾斯泰、艾約瑟等)對《老子》等道家經(jīng)典及其思想的理解和研究;(3)道家哲學對西方學者和西方思想的影響;(4)西方學者對道家與西方思想的比較和會通;(5)道家哲學概念(例如老子的“道”、莊子的“卮言”)外譯中的焦點性問題。
《國際老學》較為集中地介紹了《老子》及其他道家經(jīng)典和思想在英語、日語、韓語、俄語、法語、德語、泰語、西班牙語等語種中的譯介、傳播、影響與研究。介紹了域外學者和文化名流(例如鮑狄埃、托爾斯泰、艾約瑟等)對《老子》等道家經(jīng)典及其思想的理解和研究,以及 道家哲學對西方學者和西方思想的影響。展現(xiàn)了西方學者對道家與西方思想的比較和會通。討論了道家哲學概念(例如老子的“道”、莊子的“卮言”)外譯中的焦點性問題。
鄧聯(lián)合,南京大學哲學學士、碩士,北京大學哲學博士,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百人計劃”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專業(yè)學科帶頭人。
國際老學》的緣起
亞洲老莊學
日本近代以前老莊學論考
老莊思想在日本近現(xiàn)代的深遠影響與研究概況
論韓儒李栗谷對《老子》的詮釋與思想轉換
《道德經(jīng)》泰譯本的多元存在及譯本特點
歐美老莊學
《老子》在西方的早期傳播與老子形象的變遷
譯玄:《道德經(jīng)》最早英譯本(1859)初探
英語世界《道德經(jīng)》的譯介與研究:回顧與展望
論辯視角語言哲學讀者反應
——英語世界的“卮言”譯解與研究
近代以來英譯本對《道德經(jīng)》的哲理化解讀
英美漢學界的老子哲學研究概
最早《道德經(jīng)》漢西全譯本初探
19世紀法國漢學家鮑狄埃與道家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