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阿爾伯·肯恩的啟迪
馮克力
《老照片》里刊布過的圖文,不知什么時候就會不經(jīng)意地觸動人們的某根神經(jīng),而被重溫。
這不,近日山東電視臺因為要拍攝一集泰山的國際傳播與影響的專題片,意外地留意到了25年前刊登在《老照片》里由法國攝影師拍攝的幾張?zhí)┥嚼险掌,并進而關(guān)注到主導了該項影像采集活動的阿爾伯·肯恩先生一百多年前,法國的那位不乏傳奇的金融家。
1996年,《老照片》尚在出版籌備中,我從好友、時任岱廟博物館館長的劉慧先生處獲悉,他們正受法國阿爾伯·肯恩博物館之邀,在協(xié)助解讀、整理其館藏的一宗拍攝于20世紀初年的泰山老照片。于是,經(jīng)劉慧先生熱心引薦,我們輾轉(zhuǎn)聯(lián)系上了法國的這家博物館。接下來,其豐富的館藏在很大程度上紓解了《老照片》草創(chuàng)之初的燃眉之急。因其館藏中還有不少早期的彩色照片(彩色玻璃反轉(zhuǎn)片照相術(shù)1904年由法國的呂米埃兄弟發(fā)明,幾年以后就為阿爾伯·肯恩的攝影團隊所采用),一段時間里,《老照片》的封二、封三和中插,幾乎都被肯恩博物館提供的彩色照片所占據(jù)。這些早出現(xiàn)的中國彩色照片,直令《老照片》的讀者們眼界大開。
然而,在這過程中,更深刻地影響和觸動我們的,還是阿爾伯·肯恩先生的非凡事業(yè)和他高瞻遠矚的人文訴求。出身于牲畜買賣之家的肯恩,經(jīng)不懈努力靠自學進修成為法國金融界巨子后,預感到伴隨著全球工業(yè)化的浪潮世界各國文化的多樣性正在不可避免地變遷和消失,遂斥資創(chuàng)辦了一個基金會,資助精心挑選的大學畢業(yè)生們?nèi)ブ苡问澜纾瑥娜朔N、民俗、風物、建筑以及宗教等不同角度采集各種文明的遺存?隙鞲嬲]他們在眾多的和迅速變化的事實面前,要留神慎用太草率的詞句,應(yīng)睜開自己的雙眼去觀察,去體悟。他把這一浩繁的工程,定義為建立地球檔案的努力。后來,積年所得的這8萬多張照片和15萬米長的紀錄影片,以其極富人類學眼光的采集,成為了法國上塞納河省阿爾伯·肯恩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藏,并造福后人。
談到自己所追求的理念,阿爾伯·肯恩說道:人的尊嚴并不屬于任何集團或個人,人的尊嚴是整個社會所關(guān)注的,把一群人的制度加于另一群人,事實已指出其缺陷和不足,是不安全和不公平的。正是他的這番宣示與表白,讓我們隱約理解了其百多年前矢志于影像采集的深意所在。
回頭想想,當年創(chuàng)辦中的《老照片》得與阿爾伯·肯恩不期而遇,實在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