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基礎(21世紀高職高專經管類專業(yè)立體化規(guī)劃教材)
定 價:32 元
叢書名:21世紀高職高專經管類專業(yè)立體化規(guī)劃教材
當前圖書已被 2 所學校薦購過!
查看明細
- 作者:張淑華,孫曉芳 主編
- 出版時間:2013/9/1
- ISBN:9787302333432
- 出 版 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F0
- 頁碼:253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大16開
本書契合高職高專教育的教學特點,簡明而完整地介紹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全書共分為十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供求理論、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者行為理論、分配理論、市場理論與市場失靈、國民收入核算與決定理論、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宏觀經濟政策。每章結構包括:學習目的、引導案例、正文、閱讀材料、典型案例、課后習題等!
本書適用于高等職業(yè)院校、高等?茖W校、成人高校、民辦高校及本科院校舉辦的二級職業(yè)技術學院經濟管理類專業(yè)及其他相關專業(yè)的教學,也可供五年制高職、中職學生使用,并可作為社會從業(yè)人士的參考讀物。
經濟學已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對其理論的了解,成為人們掌握其他相關經濟學科知識的基礎和分析現(xiàn)實經濟現(xiàn)象的工具。學好經濟學,可以打下在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進一步深造的理論根基,有助于增加個人財富,提升個人每單位收入和財富的質量。另外,經濟學中關于選擇和效用的研究,為人們對快樂和滿足的認同提供了又一種思路。所以,經濟學又被稱為研究快樂的學問。
根據(jù)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要求,編者確定了本書的結構和內容。
本書在編寫上主要有以下兩個鮮明的特點。
本書針對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以深入淺出、簡明扼要、重點突出為出發(fā)點介紹經濟學最基本的理論和方法,其中包括微觀和宏觀兩大部分。微觀部分介紹了基本的微觀經濟理論及微觀經濟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和政府作用的局限性。宏觀部分對國民收入決定的各相關因素及經濟增長、經濟周期等長期問題進行介紹,并分析了宏觀經濟政策在經濟中的作用。
(1) 堅持實用性與前瞻性的統(tǒng)一。教材內容強調實用性和針對性的同時,兼顧未來崗位群的發(fā)展和學生對后續(xù)發(fā)展的需要,堅持前瞻性原則,在內容上充分吸收了本專業(yè)海內外最新教材、最新科研成果和最新的實踐經驗和案例,并把這些新內容與高職高專教育教學要求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結合起來,以強化教材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
(2) 本教材在簡述“必需、夠用”的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結合專業(yè)內容的特點,適當?shù)卦黾訄D、表、實例、案例、思考、閱讀材料等欄目的內容比例,在每章后還配有大量的技能訓練題,以強化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動腦思考與動手操作的結合等,真正體現(xiàn)了高職高專教育的特色。
本書即可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yè)學生的專業(yè)教材,也可作為其他專業(yè)學生選修和拓展視野的教材。書中的一些案例,濃縮了近年來經濟學界的最新思考和成果,適應不同專業(yè)學生的需求。
本書由張淑華、孫曉芳任主編,劉靜、趙立華任副主編。在編寫過程中借鑒了國內外有關的文獻資料、論著和教材,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由于時間及資料有限,編者水平有限,本書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懇請專家、讀者批評指正。
編 者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經濟與經濟學
二、經濟學研究問題的出發(fā)點
三、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根本任務
第二節(jié)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一、微觀經濟學
二、宏觀經濟學
三、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區(qū)別
與聯(lián)系
第三節(jié)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分析
工具
一、實證分析與規(guī)范分析
二、假設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三、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一、經濟與經濟學
二、經濟學研究問題的出發(fā)點
三、經濟學的研究對象與根本任務
第二節(jié) 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
一、微觀經濟學
二、宏觀經濟學
三、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區(qū)別
與聯(lián)系
第三節(jié) 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分析
工具
一、實證分析與規(guī)范分析
二、假設在經濟學中的應用
三、均衡分析與邊際分析
四、靜態(tài)分析與動態(tài)分析
五、經濟模型
本章小結,
課后習題
第二章 供求理論
第一節(jié) 需求
一、需求、需求表和需求曲線
二、影響需求的因素和需求函數(shù)
三、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的變動與需求的變動
第二節(jié) 供給
一、供給、供給表、供給曲線
二、影響供給的因素和供給函數(shù)
三、供給定理
四、供給量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
第三節(jié) 供給與需求的均衡
一、均衡價格
二、均衡價格的形成
三、需求與供給變動對均衡價格
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價格政策
一、價格調節(jié) 的完完善性
二、支持價格
三、限制價格
第五節(jié) 彈性理論
一、彈性的概念
二、需求價格彈性
三、需求的收入彈性
四、供給彈性
本章小結
課后習題
第三章 消費者行為理論
第一節(jié) 效用理論概述
一、偏好
二、效用
三、效用理論
第二節(jié) 基數(shù)效用理論
一、效用函數(shù)
二、邊際效用
三、消費者均衡
四、消費者剩余
第三節(jié) 序數(shù)效用論
一、序數(shù)效用論關于消費者偏好
的基本假定
二、無差異曲線
三、邊際替代率
四、預算線
五、序數(shù)效用論下的消費者均衡
六、消費者均衡的變動
本章小結
課后習題
第四章 生產者行為理論
第五章 分配理論
第六章 市場理論與市場失靈
第七章 國民收入核算與決定理論
第八章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理論
第九章 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
第十章 宏觀經濟政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