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媽媽未必不是好媽媽(權威珍藏版)》內容旨在科學地解釋孩子的行為,幫助媽媽們正確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語言,從而能采取正確而有效的教育方式,贊揚、批評、說服、溝通,最終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教育孩子,要做到字字箴言,句句立竿見影,這不可能。但是,能從每一次失敗中得到一點兒經(jīng)驗教訓,并且能把這點兒經(jīng)驗教訓應用到以后的教育中,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真的愛自己的孩子,就放開你的手,給孩子空間和自由,讓孩子自己去展翅翱翔。只要教育方法得當,“懶 ”媽媽未必不是好媽媽。
《懶媽媽未必不是好媽媽(權威珍藏版)》由呂寧編著。
愛孩子是人之常情,天下哪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然而怎樣正確地愛孩子,卻并不是所有媽媽都明白的。尤其是80后的年輕媽媽們,工作忙、經(jīng)驗少,且又受各種教育理念的影響,越發(fā)不知道如何正確愛孩子了。 呂寧編著的《懶媽媽未必不是好媽媽(權威珍藏版)》內容旨在科學地解釋孩子的行為,幫助媽媽們正確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語言,從而能采取正確而有效的教育方式,贊揚、批評、說服、溝通,最終糾正孩子錯誤的行為,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融洽親子關系。
第一章 理解與尊重,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孩子更渴望媽媽的理解
蹲下來建議和商量,而不是站著命令
媽媽的包容是給孩子特別的愛
不要隨意闖入孩子的“隱秘世界”
孩子撒謊要及時糾正
永遠不要取笑孩子
爭吵是解決問題最糟糕的辦法
別用“語言暴力”來打擊孩子
第二章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放慢腳步
媽媽平常心,孩子不平常
揠苗助長反而不長
孩子學技藝,興趣最重要
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
分數(shù)不是孩子的命根 第一章 理解與尊重,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孩子更渴望媽媽的理解
蹲下來建議和商量,而不是站著命令
媽媽的包容是給孩子特別的愛
不要隨意闖入孩子的“隱秘世界”
孩子撒謊要及時糾正
永遠不要取笑孩子
爭吵是解決問題最糟糕的辦法
別用“語言暴力”來打擊孩子
第二章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孩子放慢腳步
媽媽平常心,孩子不平常
揠苗助長反而不長
孩子學技藝,興趣最重要
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
分數(shù)不是孩子的命根
知識和技能比文憑更重要
催逼孩子反而會起反作用
孩子成績好就是優(yōu)秀嗎
第三章 放開你的限制,讓孩子盡情探尋世界
聽話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嗎
允許孩子做一些出格的舉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別做孩子的拐棍,讓他自己走
孩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做主
讓孩子多吃點兒苦
尊重孩子的小秘密
讓孩子自覺加入鍛煉的行列中
鼓勵孩子勇敢地表現(xiàn)和表達自己
第四章 愛得太深,反而是一種傷害
你不可能庇護孩子一輩子
磨難是孩子成長所需的養(yǎng)料
松開手,讓孩子自己來
真正的愛是不溺愛、不放縱
讓孩子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溺愛孩子反而是害了孩子
過度的愛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讓孩子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
讓孩子自己賺零花錢
“再富不能富孩子”
小小樹苗需要不斷修剪
第五章 媽媽懂得賞識,孩子信心十足
對孩子寄予美好希望
支持與賞識是孩子的“定心丸”
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
從錯誤中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
合理的批評給孩子前進的動力
競爭雖好,但切忌盲目鼓勵
耐心一點兒,靜靜等待孩子成長
引導孩子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打罵只能管一時,而不能管一世
第六章 把孩子當朋友,別跟孩子擺架子
媽媽過于強勢,孩子就會處于弱勢
站在孩子的角度與孩子交流
讓孩子在自己的地盤盡情舒展身心
多給孩子提供自主選擇的機會
培養(yǎng)孩子問“十萬個為什么”的習慣
切忌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第七章 管好你的情緒,孩子有錯很正常
不停地抱怨只會阻礙孩子成長
溫和地批評孩子
愛孩子首先要接受孩子
別把孩子的特點誤認為缺點
在孩子的錯誤中尋找值得表揚的地方
別把孩子的“笨”掛在嘴邊
孩子受挫并不可怕
“自然懲罰”,讓孩子自己承擔后果
讓孩子在錯誤中學會一些東西
第八章 你的孩子是最棒的,沒必要跟別人比
無謂的攀比只會毀掉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間應該互相學習,而不是盲目攀比
讓孩子學會接受現(xiàn)實
別拿孩子去比較
成長比分數(shù)更重要
培養(yǎng)孩子與對手合作的好習慣
第九章 做好引路人,帶孩子走到人群中間去
鼓勵孩子展示自我
讓孩子做一只“籠外鳥”
讓孩子擁有超強的人格魅力
塑造孩子的愛心
教孩子學會理解他人
教孩子學會了解和滿足他人的情感需要
教孩子學會鼓勵和表揚他人
孩子間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幫孩子掙脫自閉的枷鎖
孩子更渴望媽媽的理解 誠然,母雞對小雞那樣的愛,是每位母親都能做到的,但孩子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獨立意識,他們更渴望的是媽媽“理解性 ”的愛。
法國著名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指出:兒童期的存在是自然規(guī)律。他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 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體味到,對于孩子,我們要懷著理解和尊重的心態(tài)。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tài)龍鐘的兒童。” 其實,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出現(xiàn)問題,主要也是由于雙方溝通不夠、缺乏理解和尊重而引起的。許多媽媽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越大,便越難與他溝通,甚至不知應該怎樣去交談。
事實上,當孩子逐漸長大,知識面、接觸面增大,他會開始學著自己觀察、思考,對一些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有時覺得有些事情沒有必要跟父母說。這樣一來,媽媽就會缺乏對孩子的了解,此時相互間的溝通就顯得十分必要了。
一天,瑞瑞哭喪著臉回到家里。媽媽問他為什么不高興。他說因為他踢了鄰居孫阿姨家的貓一腳,孫阿姨訓斥他了。
媽媽聽了,沒有斥責他。而是給他講了一段自己小時候的經(jīng)歷: “那時候,你舅舅在城里的一所寄宿學校讀書。
我上小學。當年。你姥爺做生意虧了很多錢。有兩三年的時間里。家里總會來一些人。他們是來追債的。那年大年三十晚上,還有兩個追債的人不肯離去-我當時心里難過極了。你姥爺答應年后想辦法給他們,因為手頭上實在是沒有錢?伤麄儓詻Q不答應。
“從那時候起,我養(yǎng)成了一種習慣。只要看到來追債的人,我就悄悄地把他們的自行車氣門芯給拔掉。才不讓他們好受呢。
“后來.這件事被你姥爺發(fā)現(xiàn)了。他非常氣惱。
其實我自己也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不能因此讓家里少還人家一分錢。但是我心里的委屈需要釋放和發(fā)泄! 聽了媽媽的訴說。瑞瑞心有同感。他說出自己踢那只貓的原因: “我之所以踢它。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它每天吃得好、玩得好。還不用上學·不用干活。憑什么我就得好好念書、認真做作業(yè),這太不公平了!” 媽媽微微一笑說道:“貓是小動物呀,它生來就是被人們飼養(yǎng)的。
可你是小朋友。你念書學習是為了成長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能做出貢獻的人。你怎么能和小貓比公平呢?相反你應該愛護小動物才對呀!” 母子倆對話到此,瑞瑞心里的結也慢慢解開了。
看得出,瑞瑞的媽媽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后,用一種理解的方式巧妙化解了孩子心里的不良情緒。
可是看看我們周圍,總是有那么多整天嘮叨孩子不聽話、不乖巧的媽媽們。有的媽媽不明白,自己對孩子就像母雞用自己的翅膀保衛(wèi)著小雞一樣,為了孩子,自己就是不吃飯不睡覺都可以,為什么孩子還是這么倔強?難道這樣的愛還不夠嗎? 誠然,母雞對小雞那樣的愛,是每位母親都能做到的,但孩子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獨立意識,他們更渴望的是媽媽“理解性 ”的愛。
“理解孩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現(xiàn)在的媽媽們既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庭,難免缺乏時間和耐心與孩子在一塊兒讀書、交流、玩耍。這樣一來,媽媽們就沒有太多機會去傾聽孩子的心聲和感受,而常常是喜歡以自己的意志來判斷孩子的行為和想法。
在這種情況下,母子之間勢必容易發(fā)生沖突。因為媽媽們很難容忍孩子自由、快樂地做他們自己愿意做的事。她們覺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做、什么都做不好。如此一來,又如何談得上給予孩子“理解性”的愛?能做到不限制孩子的行為就不錯了。
因此,作為媽媽,我們應該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來對待,要學會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孩子。
“懶”媽媽心得 1.換位思考,回想自己曾經(jīng)做過什么不可理解的事 每個媽媽也都有過童年,有童年自然就有過一些現(xiàn)在想來“很不堪,,的往事。那么,當你準備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發(fā)怒時,請你回想一下自己在他這個年齡的時候,是否經(jīng)歷過類似的問題,而當時的你又感受如何。
相信當你回憶完之后,再對比孩子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你就不會再盲目地責怪孩子了。
2.接納你的孩子,讓孩子感到被認同 一個人能夠被最親近的人接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孩子也是如此。
所以,媽媽必須讓孩子知道,不管在什么情況下,媽媽都是愛他、支持他的。不管他說了什么或做了什么,也許媽媽并不接納他的行為,但依然是關愛他的。有時只要簡單的一句話:“媽媽也是這樣想的!”“真是我的好孩子!”都能夠使孩子覺得受到媽媽的認同。
3.與孩子平等對話,做孩子的朋友 媽媽要想更好地理解孩子,其實和孩子做朋友是非常好的渠道和方式。當媽媽以朋友的心態(tài)來對待孩子,那么孩子就會感受到朋友一般的溫暖和信任,而這也是媽媽把握孩子心理動態(tài)的關鍵。如果媽媽不是平等地和孩子對話,而是采用命令和要求的口吻,那么結果只能夠使孩子反感。所以,請媽媽們放下家長的架子,與孩子交朋友,站在他們的立場去考慮問題。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