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自傳人中國,至今2000余年,作為制度化的宗教,在組織上蓬勃發(fā)展,在思想理論上的詮釋也層出不窮;尤其自宋以下,佛教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思想家游走儒、釋之間,士大夫玩習莊、禪,風流余澤,豐富了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雖然,佛教作為一種制度化的宗教,同樣需要堅固信仰,以凝結教團而求其發(fā)展,覺悟的追求異化為對十方諸佛的頂禮膜拜,而求福田和瑞應;但是,佛教畢竟以“覺悟”為終極追求,表現(xiàn)了高度理性思辨的哲學特征。初傳與鼎盛時期,中國思想家也多在佛門,至少同佛門有著割不斷的思想上的糾葛;西行求法,也不同于基督、伊斯蘭教禮拜耶路撒冷、麥加,而在于學問。正因為如此,近代思想家一再強調,“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思想的廣泛滲透也導致其自身由緇衣而流入居士長者之間,至20世紀,以科學理性為顯著學術特征的知識分子,公然與往圣大德同氣相求,而研究佛學。他們弄潮濤頭,以“為往圣繼絕學”為使命,以科學和理性的學術精神,考校史跡,辨析源流,厘正文獻,梳尋義理,“同情理解,廣搜精求”,續(xù)佛慧命。顯而易見,近百年的佛教研究,是建立在歷史和邏輯相結合的基礎上的現(xiàn)代科學和現(xiàn)代文明,佛教哲學、史學、文學、藝術等也就堂而皇之登上“賽先生”的講臺,作為系統(tǒng)的學術思想也在百年的科學領域煥發(fā)異彩。
本書深入系統(tǒng)的分析了漢魏兩晉南北朝時期印度佛教傳入的歷史,根據大量史料、經過認真詳實的考證,總結出佛教思想傳入中國的思想演變。該書特別注意闡述外來印度佛教文化與本土文化在中國從依附于中土文化,而由于文化之不同而發(fā)生矛盾和融合,逐漸為中國文化所吸收,以至于成為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的歷史過程。此書規(guī)模之恢宏,結構之謹嚴,材料之豐富,考證之精確,問題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釋之周密,實在可為中外學者們的楷模,是地地道道的一部經典著作。
佛教自傳人中國,至今2000余年,作為制度化的宗教,在組織上蓬勃發(fā)展,在思想理論上的詮釋也層出不窮;尤其自宋以下,佛教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思想家游走儒、釋之間,士大夫玩習莊、禪,風流余澤,豐富了每個時代的精神風貌。雖然,佛教作為一種制度化的宗教,同樣需要堅固信仰,以凝結教團而求其發(fā)展,覺悟的追求異化為對十方諸佛的頂禮膜拜,而求福田和瑞應;但是,佛教畢竟以“覺悟”為終極追求,表現(xiàn)了高度理性思辨的哲學特征。初傳與鼎盛時期,中國思想家也多在佛門,至少同佛門有著割不斷的思想上的糾葛;西行求法,也不同于基督、伊斯蘭教禮拜耶路撒冷、麥加,而在于學問。正因為如此,近代思想家一再強調,“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思想的廣泛滲透也導致其自身由緇衣而流入居士長者之間,至20世紀,以科學理性為顯著學術特征的知識分子,公然與往圣大德同氣相求,而研究佛學。他們弄潮濤頭,以“為往圣繼絕學”為使命,以科學和理性的學術精神,考校史跡,辨析源流,厘正文獻,梳尋義理,“同情理解,廣搜精求”,續(xù)佛慧命。顯而易見,近百年的佛教研究,是建立在歷史和邏輯相結合的基礎上的現(xiàn)代科學和現(xiàn)代文明,佛教哲學、史學、文學、藝術等也就堂而皇之登上“賽先生”的講臺,作為系統(tǒng)的學術思想也在百年的科學領域煥發(fā)異彩。
這是佛教文化理性的百年,是佛學科學研究的百年!
17世紀,整個西方文明在文藝復興運動的基礎上,以歐洲為中心,孕育而成一股工業(yè)革命的浪潮。新興的資產階級作為一種社會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田園詩般的社會關系蕩滌殆盡。它日甚一日地消滅生產資料、財富和人口的分散狀態(tài)。
湯用彤(1893—1964),字錫予,祖籍湖北省黃梅縣,生于甘肅省渭源縣。中國著名哲學史家、佛教史家,教育家、著名學者。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現(xiàn)代中國學術史上會通中西、接通華梵、熔鑄古今的國學大師之一。與陳寅恪、吳宓并稱“哈佛三杰”。
湯用彤畢業(yè)于清華學堂。留學美國,入漢姆林大學、哈佛大學深造,獲哲學碩士學位;貒髿v任東南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大學、西南聯(lián)大教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歷任北京大學副校長,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常務委員,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湯用彤通曉梵語、巴利語等多種外國語文,熟悉中國哲學、印度哲學、西方哲學,畢生致力于中國佛教史、魏晉玄學和印度哲學的研究。所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用科學方法系統(tǒng)地闡述了佛教從印度傳入到唐朝時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及其特點、佛學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思想的相互關系;詳細地考察了中國佛教各個學派、宗派的興起和衰落過程及其原委。他對中國佛教史料中關于佛教傳入漢族地區(qū)的時間、重大的佛教歷史事件、佛經的傳譯、重要的論著、著名僧人的生平、宗派與學派的關系、佛教與政治的關系等等都作了謹嚴的考證和解釋。由于他對佛教有系統(tǒng)的研究,因而對印度哲學發(fā)展過程也有深入、全面的了解,他在《印度哲學史略》中采錄了中國所保存的不少重要史料,并作了考證和評價。其學術成就獲得中外有關學者的一致好評。
已出版的著作:《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隋唐佛教史稿》、《湯用彤學術論文集》(包括《魏晉玄學論稿》、《往日雜稿》、《康復札記》等)、《印度哲學史略》等。
第一部分 漢代之佛教
第一章 佛教入華諸傳說
(一)伯益知有佛
(二)周世佛法已來
(三)孔子與佛
(四)燕昭王
(五)古阿育王寺
(六)秦始皇與佛教
(七)東方朔
(八)張騫
(九)休屠王金人
(十)劉向敘列仙
第二章 永平求法傳說之考證
永平求法之傳說
求法傳說之考證
第三章 《四十二章經》考證
《四十二章經》譯出傳說
《四十二章經》出世甚早
《四十二章經》譯本有二
《四十二章經》之疊經改竄
《四十二章經》之性質
第四章 漢代佛法之流布
開辟西域與佛教
伊存授經
鬼神方術
楚王英為浮屠齋戒祭祀
桓帝并祭二氏
《太平經》與化胡說
安世高之譯經
支婁迦讖之譯經
笮融事佛
牟子作《理惑論》
漢代佛法地理上之分布
第五章 佛道
精靈起滅
省欲去奢
禪法之流行
仁慈好施
佛陀祭祀
漢世僧伽
《太平經》與佛教
漢晉講經與注經
總結
第二部分 魏晉南北朝佛教
第六章 佛教玄學之濫觴(三國)
牟子《理惑論》
三國佛教史實與傳說
支謙
康僧會
養(yǎng)生成神
神與道合
朱士行之西行
第七章 兩晉際之名僧與名士
《般若經》之流傳
竺法護
于法蘭與于道邃
竺叔蘭與支孝龍
帛法祖
玄風之南渡
竺道潛
支遁
東晉諸帝與佛法
名士與佛學
第八章 釋道安
高僧與名僧
綜論魏晉佛法興盛之原因
竺佛圖澄
道安年歷
道安居河北
道安南行分張徒眾
道安居襄陽
經典之整理
戒規(guī)之確立
彌勒凈土之信仰
道安在長安與譯經
道安在佛學上之地位
第九章 釋道安時代之般若學
本時代般若學之派別
竺法雅之格義
本無宗
釋道安之性空宗義
本無異宗
支道林之即色義
于法開之識含宗
幻化宗
支愍度之心無義
緣會宗
本末真俗與有無
總結
第十章 鳩摩羅什及其門下
鳩摩羅什之學歷
羅什至涼州
羅什在長安
什公之譯經
佛陀跋多羅與羅什
什公之著作
羅什之學
鳩摩羅什之弟子
僧肇傳略
僧肇之學
義學之南趨
第十一章 釋慧遠
第十二章 傳譯求法與南北朝之佛教
第十三章 佛教之南統(tǒng)
第十四章 佛教之北統(tǒng)
第十五章 南北朝釋教撰述
第十六章 竺道生
第十七章 南方涅槃佛性諸說
第十八章 南朝《成實論》之流行與般若三論之復興
第十九章 北方之禪法凈土與戒律
第二十章 北朝之佛學
跋
重印后記
重印再版小記
編校后記
第九章 釋道安時代之般若學
自漢之末葉,直訖劉宋初年,中國佛典之最流行者,當為《般若經》。即以翻譯言之,亦譯本甚多。最早者為支婁迦讖之十卷《道行》!斗殴狻、《光贊》,同為《大品》!豆赓潯窎|晉時得釋道安之表彰,乃稍流傳,而《放光》于西晉即已行世。及羅什入長安,重譯大小品,盛弘性空典籍,此學遂如日中天。然《般若》之始盛,遠在什公以前。而其所以盛之故,則在當時以《老》、《莊》、《般若》并談。玄理既盛于正始之后,《般若》乃附之以光大。據牟子《理惑論》及《大明度經注》等,均援用流行之《老》、《莊》玄理,則此事導源甚早。釋道安《鼻奈耶序》曰:“經流秦土,有自來矣。隨天竺沙門所持來經,遇而便出。于十二部,《毗日羅》(《方等》)部最多。以斯邦人《老》、《莊》教行,與《方等》經兼忘相似,故因風易行也!逼澱滤,即在掇拾羅什以前,《般若》流行之事實學說。蓋在此時代,中國學術實生一大變動,而般若學為其主力之一也。吾稱此時代為釋道安時代者,蓋安公用力最勤,后世推為正宗也。又表彰斯經諸人,考其年代,多與安公同時,在其前者甚少。據《祐錄》道安《漸備經書敘》,謂“《大品》(《祐錄》八道安《般若鈔序》,言及胡大品!兜v錄》十,僧伽羅剎《所集經后序》,言及安公《大品序》。其時《大品》者,指《放光經》)出后,先出諸公,略不綜習,深可為恨。但《大品》頃來,東西諸講習,無不以為業(yè)”。此可證在安公時,《般若》研究乃大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