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模型與表征 一種基于認知哲學的探討》基于認知哲學,以人物思想為主線探討了30位認知科學家、認知哲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和認知語言學家關(guān)于認知、意識、思維、智能表征等的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具體表現(xiàn)為認知發(fā)展觀,認知模型觀和認知表征觀。認知發(fā)展觀包括認知規(guī)律,語言認知、生態(tài)認知、因果認知語義認知社會認知生成認知,具身認知、延展認知等思想與方法;認知模型觀包括語境認知模型時空同構(gòu)模型隱喻模型,知識表征模型、文化認知模型等觀點與方法,認知表征觀包括潛意識表征、記憶表征,人機交互表征、知覺表征框架表征心靈設計等觀念與方法。
這三部分構(gòu)成了認知哲學的主要內(nèi)容。
《認知、模型與表征 一種基于認知哲學的探討》適合認知哲學心靈哲學,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認知神經(jīng)科學、認知心理學及相關(guān)專業(yè)的學者和學生閱讀。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總序 郭貴春(i)
導論 認知哲學的興起(1)
第一部分 認知發(fā)展觀(53)
第一章 費澤爾:認知有規(guī)律(55)
第二章 丹尼特:認知無本質(zhì)(65)
第三章 喬姆斯基:語言認知生成知識(73)
第四章 奈瑟:認知生態(tài)學作為一種語境論范式(97)
第五章 薩爾蒙:認知因果性作為理解機制(114)
第六章 查爾莫斯:從二維語義探討認知可能性(138)
第七章 阿姆斯特朗:探討真之制造的認知機制(172)
第八章 古德曼:認知的社會本質(zhì)(197)
第九章 瓦雷拉:認知是生成的(217)
第十章 克拉克:從具身化到認知延展(233)
第二部分 認知模型觀(263)
第十一章 巴爾斯:意識的語境模型(265)
第十二章 梅勒:時空同構(gòu)認知模型(292)
第十三章 巴比奇:計算機器模型的建立(302)
第十四章 拉考夫:從概念隱喻到認知模型(325)
第十五章 塞爾:機器思維可能產(chǎn)生言語行為(353)
第十六章 吉爾:認知模型的表征(414)
第十七章 卡拉瑟斯:心靈本體的建模(441)
第十八章 米勒:意義的語境表征(468)
第十九章 科爾:文化語境認知模型(487)
第二十章 史密斯:認知進化模型(517)
第三部分 認知表征觀(539)
第二十一章 德雷福斯:智能無需表征(541)
第二十二章 巴特萊特:記憶作為表征方式(570)
第二十三章 卡羅爾:人機交互的方法論(596)
第二十四章 布魯納:知覺表征的方法論(616)
第二十五章 丘奇蘭德:基于神經(jīng)哲學的心身關(guān)系表征(657)
第二十六章 諾曼:人造機器的情感化設計(677)
第二十七章 明斯基:知識的框架表征(701)
第二十八章 加德納:多元智能的表征(720)
第二十九章 達瑪西奧:情緒感受的認知表征(739)
第三十章 豪格蘭德:心靈表征的設計(766)
后記(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