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尋真(2014)》共收錄文章69篇,外有附錄多篇,近38萬字,分為社會與文化、風俗與史跡、人物與事件、綜述與隨談等四個板塊,以及卷首序言,卷尾后記。該書內涵豐厚不冗,內容廣泛不紊,體例規(guī)范不散,文字質樸不華,其中不乏精彩篇章,多有生花之筆,特色鮮明,異彩紛呈。
序言:探賾索隱,鉤深致遠
社會與文化
民間社會的成長與城市的現(xiàn)代轉型——以清末天津為對象的考察(李學智)
從“尚公、尚武、尚實”到“允公允能”——嚴修對教育宗旨的探索及其對南開校訓的影響(陳鑫)
李叔同致徐耀廷信札的史料價值(章用秀)
“鹿鳴”是吳秋塵筆名(侯福志)
《十二金錢鏢》的作者不是宮白羽(倪斯霆)
海與鹽蘊育了新劇種——評劇(付鳳珍)
章式之先生的藏書——讀《章氏四當齋藏書目》札記之一(李炳德)
漢沽飛镲的歷史傳承與嬗變(李瑞林)
“和平”奏響九十載樂界共敘鋼琴情——中國鋼琴藝術90年學術研討會綜述(劉恒岳)
玉祥理發(fā)店(苗睿)
“KMA”老磚與天津(由國慶)
清代天津的士紳慈善家述論(任云蘭)
民國時期婦匕洋畫報》中知識分子的國家想象(孫愛霞)
試論天津日租界的“殖民空間”(萬魯建)
小劇場話劇演出探究——曹禺劇院小劇場話劇演出(王海冰)
改革文學與國家現(xiàn)代化想象:以蔣子龍為例(閆立飛)
從文化群落說到天津文化特征——天津文化內涵略論(張春生)
嚴修與城南詩社(楊傳慶)
風俗與史跡
我所知道的“三不管”(王文玉)
天津河西老街道形成與發(fā)展(尹樹鵬)
天津鐵路與天津城市近代化發(fā)展(曲振明)
楊柳青年畫在《益世報》上的傳播(方博)
天津皇會中的“公益會”——河北窯洼果子店梅湯圣會(高惠軍)
天津俗諺與俏皮話(譚汝為)
八大馇與我們的生活(李子勝)
民俗不是俗事(郭文杰)
民園往事(金彭育金朝)
圍堤道的堤在哪兒(劉利祥)
興文風,開文運——清代天津方志中的崇文建筑(吳裕成)
古人詩詞中的三岔河口(謝彥韓吉辰)
天津水西莊研究三則(葉修成)
河西務:元代“馬拉松”起點(張博)
流行歲月(張建/文王玉榮/圖)
鑒賞家鄉(xiāng)“大直沽古貌草圖”(梁廣中)
“天津市忠烈祠”再發(fā)現(xiàn)(張翔)
人物與事件
被遺忘的大教育家黃鈺生(高成鳶)
從天津走出的中山陵設計者——呂彥直(葛培林)
甄光。憾惹械朗侵袊鴳蚯挠篮泖攘Γü苁缯洌
鹽商查有圻的歷史與傳奇(吉朋輝)
館閣體書法纛旗:華世奎(姜維群)
嚴復:“吾系卅年老天津”(井振武)
探尋抗日記者朱曉芙遇刺事件(劉禮賓)
嚴智開與梅貽琦、聞一多(齊玨)
馮武越與婦匕洋畫報》(王晏殊)
李大釗與北洋法政專門學堂新考(王勇則)
李大釗曾有機會擔任直隸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校長(劉國有)
顏一煙:家族里的一個和八個(徐鳳文)
布衣大師閻道生(閻伯群)
石破天驚徐嘏齡(郭鳳岐)
棲鶴亭中的藍云先生(張金聲)
著名作家詩人畫家管樺(張紹祖)
戲曲界的貼心市長李耕濤(甄光。
方地山與天津(周利成)
韓慕俠與中華武士會(朱國成)
綜述與隨談
大氣磅礴裝滿歷史——大型人文紀錄片《五大道》的獨特歷史魅力(羅澍偉)
2013年天津史研究綜述(張利民高鵬)
正義的勝利——日本戰(zhàn)敗投降69周年之際回顧日本侵略者在津所
犯罪行(方兆麟)
孫犁晚年的一場婚變(劉運峰)
天津市非遺保護存在的問題及建議(王振良)
鄧小平與天津改革開放(王凱捷)
百年“袁大頭”(羅文華)
田野調查與天津都市文學研究(張元卿)
九畹滋蘭,不盡芳菲愿——寫在葉嘉瑩先生九秩大慶之際(宋文彬)
王懿榮后代在天津(孫肇凈)
王煥曾主獅子林?(宋。
民國天津城南詩社的池州人(吳熙祥)
《嚴復的一生》前言(嚴孝潛)
苗刀·運河·中日交流(楊祥全)
口述歷史學術屬性的探討(楊志垣)
中國芒針兩篇(周醉天)
附錄
天津:充滿魅力的人文之都——第二屆問津學術年會綜述(曹憲仁)
探尋天津的城市文化(王洪波)
碰撞與闡釋——第二屆問津學術年會第一組討論小結(尹樹鵬)
探討與交流——第二屆問津學術年會第二組討論小結(王勇則)
創(chuàng)新與共鳴——第二屆問津學術年會第三組討論小結(萬魯建)
第二屆問津學術年會征稿啟事(杜魚)
第二屆問津學術年會邀請函
第二屆問津學術年會文章目錄
第二屆問津學術年會日程
后記:問津的“近代”(萬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