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怎樣聽一首名曲
通過“唱片余韻”、“現(xiàn)場回聲”、“影像拾韻”和“旅途尋聲”四個部分,鋪排生活中處處可與音樂相遇的可能,從而告訴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音樂決不僅僅是技巧,更是一種需要慧心與之相知,并從中獲得教益的精神養(yǎng)料。人的一生,總會遇到無處訴說心中塊壘的片刻,這個時候,音樂是最好的“庇護所”。
本書不是一般的散文集,配有大量珍貴的資料圖片,作曲家照片,更有實際說服力。每篇篇幅不長,篇與篇之間聯(lián)系不大,給讀者很大的想象以及自我發(fā)揮的空間,與作者一道,每天欣賞一場古典樂音樂會,每天做一次音樂之旅,帶著書本游歷音樂圣地,何樂而不為!書中大量的古典樂,或許讀者之前都沒聽說過,讀完此書,你將受到一次音樂的洗禮,或許會因此愛上古典樂,試圖去聽一下,這種感覺在我閱讀本書的過程中非常強烈,想必各位的感受會和我一樣。
第一章 現(xiàn)場回聲
\\t002 20秒鐘的靜默 \\t—意外的收獲 \\t006 《音詩》,一個二流作曲家的水墨情懷 \\t010 一生與成名作多么合拍 \\t—馬斯卡尼《鄉(xiāng)村騎士》間奏曲 \\t013 絲絨與裂帛 \\t—門德爾松和巴托克 \\t017 人類的少年之聲 \\t—海頓《降E大調小號協(xié)奏曲》 \\t020 你喜歡誰誰就是最好 \\t024 祖克曼,從壞孩子蛻變而來 \\t027 變奏的無盡可能 \\t—《洛可可主題變奏》變成中提琴版后 \\t030 各有所長,又配合默契 \\t—德國漢謝爾弦樂四重奏樂團 \\t033 空白處意蘊更深長 \\t—聽孫穎迪彈李斯特《A大調鋼琴 \\t協(xié)奏曲》 \\t037 和大提琴組合成了一把弓 \\t040 噓,音樂來了 \\t—齋藤紀念樂團 \\t043 圓潤中帶沙啞,悠長里攜猶豫 \\t—柴可夫斯基《第五交響曲》 \\t046 外表狂放不羈 內心溫情脈脈 \\t—我聽普羅科菲耶夫 \\t050 室內樂應該放在哪里? \\t—聽維也納愛樂音樂平臺室內樂 \\t團音樂會有感 \\t054 彈鋼琴時,王羽佳的一雙手是戀愛 \\t中的男女 \\t058 悲歌一曲明心性 \\t—布魯赫《希伯來的晚禱》 \\t061 唯愿初心永迷離 \\t—西貝柳斯《芬蘭頌》 \\t065 最高級的炫技是在中規(guī)中矩中彈出個性 \\t069 熱鬧的李傳韻 幽幽的琴聲 \\t072 漫不經心的憂郁 \\t—聽陳銳演奏維尼亞夫斯基 \\t《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 \\t075 看著指揮家的表情 \\t—美國國家交響樂團 \\t078 留給樂迷長久的溫暖 \\t—聽王健拉琴 \\t082 真累! \\t—聽洛林·馬澤爾指揮英國愛樂樂團 \\t086 眺望下一場音樂會 \\t—魔笛高威 \\t090 空悲切,年華老去體會深 \\t—理查德·施特勞斯《堂吉訶德》 \\t093 美好的回聲 \\t—聽秦立巍演奏《逝去的時光》 \\t096 至少一個晚上的溫暖 \\t—聽米沙·麥斯基拉琴 \\t099 驀然遇見《阿佩喬尼奏鳴曲》 \\t103 陳薩的音樂世界 \\t106 都是第二樂章 \\t—高德馬克《小提琴協(xié)奏曲》 \\t109 聆聽,也是艱難而甜蜜的漫長旅途 \\t—聽朱曉玫彈《哥德堡變奏曲》 \\t112 《諾瑪?shù)幕貞洝罚豪钏固氐募那橹?br>\\t116 聽懂斯特拉文斯基,真難 \\t120 “那只能是我?”不 \\t—埃爾加《大提琴協(xié)奏曲》 \\t124 片段 \\t—聽柏林愛樂樂團在上海的音樂會 \\t \\t第二章 影 像 拾 韻 \\t130 慰藉所有的情緒 \\t—亨德爾《請讓我哭泣》 \\t134 命運面前,沒有最后的勝利者 \\t—貝多芬《升c小調四重奏》 \\t138 圣母頌,圣母頌 \\t—舒伯特、巴赫及弗雷 \\t141 大悟的覺悟 \\t—日本電影《入殮師》這樣妙用古 \\t典音樂 \\t144 始于舒伯特終于勃拉姆斯的姐弟戀 \\t148 全都是對祖國和故鄉(xiāng)的幻想、思念 \\t—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 \\t152 誰向誰道歉? \\t—兼談《獨奏者》中出現(xiàn)的古典音 \\t樂作品 \\t156 這一次負責救贖 \\t—《沉默的羔羊》為什么選用《哥 \\t德堡變奏曲》? \\t160 越濃烈越破碎 \\t—塞繆爾·巴伯的《小提琴協(xié)奏曲》 \\t163 那些為情所困的女伶 \\t \\t第三章 唱片余韻 \\t168 與天堂只有一步之遙 \\t—門德爾松的音樂 \\t175 卡拉揚的那一眼 \\t179 聽一耳朵就記住了 \\t—巴赫康塔塔第156號 \\t182 哈西德,念念不忘 \\t—他的柴可夫斯基《旋律》 \\t185 活潑潑的《圖畫展覽會》 \\t188 她們都叫杰奎琳 \\t192 好像寫給一個人的旋律 \\t—勃拉姆斯三部小提琴奏鳴曲 \\t196 潤如酥的牛毛細雨 \\t—薩蒂《裸體舞者》 \\t200 始于悲傷憂郁 終于悲欣交集 \\t203 歲月淹沒不了的 \\t—阿爾比諾尼《柔板》 \\t206 帕格尼尼的余韻 \\t—《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或者 \\t《帕格尼尼主題幻想》 \\t210 幫我們撿回日常的幸福 \\t—帕海貝爾《卡農》 \\t213 諸般情感匯聚成《美國四重奏》 \\t216 心里總為格里格留一個位子 \\t—《培爾·金特》 \\t220 總有一扇窗里亮著燈 \\t—肖斯塔科維奇《第十五交響曲》 \\t224 把詩劇用音樂化解得絲絲入扣 \\t—李斯特《浮士德交響曲》 \\t228 水一樣追遠往昔 \\t—鋼琴大師布倫德爾說莫扎特 \\t232 沒有音樂,勃拉姆斯怎么辦? \\t—勃拉姆斯《a小調小提琴、大提 \\t琴雙重協(xié)奏曲》 \\t235 用一生與死亡講和 \\t238 難忘的酸澀 \\t—肖斯塔科維奇《第一大提琴協(xié)奏曲》 \\t241 花自飄零水自流 \\t—肖邦和喬治·桑 \\t244 音樂就是這么有意思 \\t—聽費舍爾·迪斯考唱《野玫瑰》 \\t247 值得一聽再聽 \\t—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 \\t250 布魯克納站在夾縫處 \\t254 請讓我固執(zhí):就是喜歡馬九 \\t258 在命運長河里尋找幸福的瞬間 \\t—柴可夫斯基《悲愴三部曲》 \\t261 最昂貴的結婚紀念日禮物 \\t—鮑羅丁《夜曲》 \\t264 耳朵因巴赫變得高貴起來 \\t269 這些樂章是莫扎特的精髓 \\t \\t第四章 旅途尋聲 \\t276 偏見的代價 \\t—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 \\t280 卡拉揚的薩爾茨堡 \\t283 聽著馬勒走進天鵝堡 \\t287 點燃了阿爾伯特音樂廳 \\t—《威儀堂堂進行曲》 \\t291 旅途中的音樂清單 \\t294 沿著伏爾塔瓦河尋找斯美塔那 \\t298 自然中聽來的仙樂 \\t—《阿蘭胡埃斯協(xié)奏曲》 \\t301 清淺也能永遠動人 \\t—馬斯奈《沉思》__
花自飄零水自流
\\t—肖邦和喬治·桑 \\t \\t肖邦《夜曲》的音樂氣質,無需多言,尤其是最著名的《升F大調作品15之二》,猶如浸透了眼淚的手帕,眼淚里即便全都是憂傷也是因為思念太苦,而不是怨憤,所以,極適合充當傳情物。鋼琴家尼克斯一彈再彈肖邦的這首《夜曲》,只有自己彈奏過才會有這樣的感悟:“外界的光及溫暖滲透心頭,裝飾的滑音像蜘蛛絲般縹緲地圍繞著我們舞蹈。”聽這樣的音樂跑步,腳步會不會踉蹌?于是,后來只在家里聽《夜曲》。我試過初秋的午后躺在床上聽《夜曲》,窗外秋雨淅淅瀝瀝,里外一呼應,能攪翻最鎮(zhèn)定的人一腔煩心事—奇怪的是,一張魯賓斯坦的《夜曲》走完,心情要比按響音響時疏朗許多:原來,憂傷的藝術不會讓人更加憂傷,悲劇因此成為千百年來最受大眾歡迎的藝術樣式。 \\t \\t音樂就是這么有意思 \\t—聽費舍爾·迪斯考唱《野玫瑰》 \\t \\t用一生歌唱舒伯特作品的經驗來演繹這一首舒伯特作品中的小品《野玫瑰》時被費舍爾·迪斯考唱成了一個悠長的故事:看見玫瑰、愛上玫瑰、摘下玫瑰以后。尤其是他唱到這首歌曲的高潮疊句“玫瑰玫瑰,野地里的玫瑰”時,三段一樣的歌詞一樣的曲調,費舍爾·迪斯考硬是唱給了我們不一樣的聯(lián)想空間,結束在“明年花開季節(jié)我會在何方”的忐忑和依戀中。同樣的高潮疊句,由維也納童聲合唱團的少年們唱來,則是“開得漫山遍野的野玫瑰,會一年又一年”,完全不一樣的況味—音樂就是這么有意思。 \\t \\t \\t布魯克納站在夾縫處 \\t \\t誰說不能?布魯克納的英雄氣概在他的《第六交響曲》里張揚得淋漓盡致。都說《第六交響曲》是布魯克納最大膽的作品,意指這是少有的一部布魯克納未作修改就定稿的作品嗎?我覺得不如說是布魯克納將自己的心路歷程袒露在了這部作品里。當小提琴以緊張、悸動的旋律引出第一樂章的主題時,我仿佛嗅到了布魯克納的憤懣:心里是清楚自己分量的,卻因為踏上樂壇就向眾人示弱,以為這樣能得到認可,卻是一步比一步踏得虛空。他只有在這部由著自己性子的作品里嘶叫幾聲,也不知道這嘶叫能不能讓公眾聽到?!于是,很掙扎,很矛盾,很躊躇—來來回回的主題在迷亂中變得清晰,我抬起手腕偷偷拭去眼角的淚。在隨后的樂章里,我被布魯克納忽而堅定忽而飄忽的態(tài)度撕扯得非常痛,也非常痛快,好在最后的音符落在足夠的信心上,這讓我開心,盡管知道,這只是在作品里,與生俱來的不安全感會讓作品以外的布魯克納依舊徘徊,我還是開心,像布魯克納這樣連魚都不會吃的人,不就是活在音樂里才會光彩奪目嗎?只是,直到今天,布魯克納的光澤還悠遠得只有有心人才見識得到。 \\t \\t請讓我固執(zhí):就是喜歡馬九 \\t \\t指揮家、鋼琴家、作曲家……他本人是否愿意接受我不知道,但是,在我的心目中,伯恩斯坦最偉大的身份,是音樂教育家?匆槐椤洞蚬牡男∧泻ⅰ钒,在片中,伯恩斯坦以他超強的口頭表達,如數(shù)家珍般地娓娓道來,把馬勒從一個純粹的作曲家還原成躑躅的、顢頇的、愁腸百結的、躊躇滿志的豐滿的人。正是這部《打鼓的小男孩》,讓我覺得馬九中所謂的死亡氣息,其實是在講述一個在人間與神界之間灰色地帶上徘徊的故事。沒有幾個人能將這種冥晦的狀態(tài)如此真切清晰地表達出來,文字尤難。就是音樂家,也沒有幾個能夠做到,但馬勒做到了極致。馬勒以他天賦的異稟,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讓我們一見彼岸的微光,那里,不是地獄,所以我們喜歡聽馬勒的音樂;那里,也不是天堂,所以馬勒的音樂里遍地都是憂傷—這種異常清晰的渾沌,伯恩斯坦領會得最好也表達得最好。 \\t在命運長河里尋找幸福的瞬間 \\t—柴可夫斯基《悲愴三部曲》 \\t如果將好音樂的范圍縮小再縮小,就是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樂,尤其是他的第四、第五、第六號交響曲。柴可夫斯基的這三部交響樂,被后人并稱為《悲愴三部曲》,是柴可夫斯基創(chuàng)作生涯中最糾結的時候創(chuàng)作的作品,“從完全聽從命運,到對命運發(fā)生懷疑,最后決心通過斗爭來克服悲慘的命運”,這句被作曲家寫來解釋他何以要創(chuàng)作《第五交響曲》的話語,是《悲愴三部曲》的最好注解:雖疑慮重重,但一定要往前走—這,不也是安娜和沃倫斯基愛情悲劇的主旋律嗎?所以,只要將柴可夫斯基《悲愴三部曲》中的任何一部唱片塞進音響,我的眼前就會出現(xiàn)美麗的安娜那雙美麗的大眼睛隔著面紗隔著鵝毛大雪看向沃倫斯基的畫面。 \\t隨著音樂的推進,第一樂章以后是三部作品中最為動人的第二樂章柔板。不錯,雖然被后人并稱為《悲愴三部曲》,但是,第四、第五、第六這三部作品的第二樂章各有各的趣味,這并不妨礙三部作品的第二樂章有著同樣的質地:了悟到如何順應命運的安排并從中尋找到生活的愉悅。這況味,不就是張岱小品的意境嗎?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長堤一痕……”是為張岱著名的《湖心亭看雪》片段。不是嗎?過去的榮華富貴都是過眼煙云,只有這大雪漫天的西湖,才坦白得叫人看見了、悟到了什么叫作命運,又如何在命運這條長河里找尋到屬于自己的幸福瞬間。 \\t假如柴可夫斯基能夠聽得見200多年前一個中國文人的心聲“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那些譜寫在《悲愴三部曲》里的掙扎,怕是要變作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快慰了吧? \\t \\t最昂貴的結婚紀念日禮物 \\t—鮑羅丁《夜曲》 \\t \\t要在鮑羅丁的名字前加一個定語,讓人犯難。是化學家還是作曲家?這位出生于1833年11月12日的圣彼得堡人,居然聰明到在化學界和音樂界都能獨樹一幟!如果以俄羅斯作曲家的名分跟大家分享亞歷山大·鮑羅丁,你也許不知道音樂世界有一部交響音詩《在中亞細亞草原上》、一部歌劇《伊戈爾王子》,但是,這兩部作品的序曲你一定在不經意中過過耳并充滿好感,因為,鮑羅丁的作品與同時期的俄羅斯作曲家比如里姆斯基·科薩科夫、莫索爾斯基一樣,意境遼闊悠遠,旋律優(yōu)美動聽。而說到旋律優(yōu)美動聽,鮑羅丁的《弦樂四重奏》真是攝人魂魄,第三樂章《夜曲》,又因為伴隨著一段美麗的傳說,讓我們聽著深深陶醉之外心生艷羨。鮑羅丁寫這首曲子,是為了給夫人一份禮物,以紀念20年前他向她求婚的美好瞬間。 \\t我聽這首《夜曲》,腦子里的畫面是:在大雪紛飛的火車站,在火車頭噴出的白煙中,在嘈雜的人聲里,雅致的安娜·卡列尼娜回眸一笑,她當然看到了她想看到的場景—秀美而挺拔的沃倫斯基正凝望著她。從音樂演繹的角度去欣賞鮑羅丁的《夜曲》,人們這樣評價:開始以大提琴徐徐地在高音區(qū)吟誦,表現(xiàn)出作曲家對戀愛往事及當時戀人的無比深情。接著,作曲家以大提琴與小提琴的對答,輪流奏出主題并加以細致顫音陪襯的方式,表達了對往日情懷無盡的懷戀。高潮迭起后作曲家又用極度抒情的旋律,完成了一曲深情款款的戀曲。沒錯,作曲家的款款深情,給的是20年相處后依然你儂我儂的太太?晌衣狌U羅丁的《夜曲》,就愿意當它是列夫·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配樂。我們都知道,托爾斯泰起意寫這部小說,是要針砭安娜這種“對愛情不忠、見異思遷”的女人的,可是,老托爾斯泰怎么預料得到寫作的過程中會有靈魂附體,不由自主地就把安娜塑造成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模樣:美麗、善良、有韌勁,為了生活的真諦不惜飛蛾撲火。一遍遍地讀《安娜·卡列尼娜》,我們知道根本不是靈魂附體成就了托爾斯泰這部能夠流芳百世的作品,而是俄羅斯知識分子的良心,讓他如實地描摹出了一個俄羅斯女子的生活狀況和向往。什么是俄羅斯知識分子的良心?“我一生中苦于不能高聲講出真話。我的一生都在于沖破阻攔而能夠向公眾公開講出真話!彼鳡柸誓崆俚倪@句自述多少能夠概括吧,所以,我聽鮑羅丁的《夜曲》,腦海里的景象是:在遼闊的西伯利亞大地上,凜冽的寒風不停地呼嘯著。只要風聲稍作停歇,溫情脈脈的對美好事物的呼喚就會響起來—鮑羅丁的《夜曲》,就算是給妻子結婚20周年的禮物,表白的也還是一個俄羅斯知識分子的內心世界? \\t \\t耳朵因巴赫變得高貴起來 \\t先順著聽。將碟塞進播放器的當口,也許還想出去捧一杯清茶,才跨出兩步,雙簧管的聲音剎那閃亮,亮過了窗外早春的太陽,只好折回來坐下。心想:等一曲終了,再說茶事。 \\t我說過,幾回努力都不能懂得《哥德堡變奏曲》。可是,清麗的鋼琴聲猝不及防地跳躍而來,我的心跳很快就和上這變奏曲的節(jié)拍—這是否意味著我開始懂得了,就越發(fā)挪不開步子? \\t間隙過后,是弦樂唱了主角的《第五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旋律其實不復雜。不復雜的東西經不起反復,是吧?巴赫的音樂,再簡單的也經得起一唱三嘆!峨p小提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是這樣,《第二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也是這樣。我仿佛看見自己的靈魂在窗外的藍天白云下輕靈地飛舞。 \\t《第156康塔塔選曲》低回地吟詠而來,我的眼睛濕潤了。我聽到一位長者娓娓地說著過去,那過去曾經絢爛,現(xiàn)在復歸平靜,卻一明一暗地訴說著什么叫作珍惜。 \\t樂聲又清亮起來。清亮的未必就是快樂的,就像《梁!?杉幢闶潜瘎。尚√崆傺堇[出來,也是亮麗的。對不起,我聽到的《第二小提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就是這樣的,也許這不是巴赫的本意。我的樂迷好友說“自己內心的感受才是實在的”,我就大膽地把我的內心感受表達在這里了。 \\t長笛的聲音很光明。當長笛演奏起《e小調長笛奏鳴曲(第三樂章)》,困惑又不期而至:像巴赫,一生被那么多孩子和稿費事宜困擾著,怎么還能寫出光明到纖毫畢現(xiàn)的樂章?怎么做得到?可以讓自己純凈的心靈絲毫不被塵世間的紛繁污淖。 \\t是我產生了幻覺?在《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第二樂章)》里,我仿佛聽到了人聲,“啊,啊,啊……”排山倒海。都說人聲是世上最美麗的聲音,巴赫怎么就能夠把這世上的好聲音悉數(shù)用他的方法保存起來?在我們感到無助、無奈、無望的時候,巴赫總有辦法讓我們在他的音樂里釋懷!就像這張碟中的最后一曲《詠嘆調》,我聽過不同樂器演奏過的各種版本,每一回聽,樂曲來之前,我怕,怕已經摸到了天堂的門—余下的時日不就寡淡了嗎?樂曲來之后,我還是怕,怕會目瞽看不見上帝的笑容。 \\t \\t這些樂章是莫扎特的精髓 \\t也許,莫扎特一生的創(chuàng)作都是清淺、溫和、明亮、寬容和慈悲的。也算是幾經磨難的人了,早年在旅行和演出中度過,從來未曾有過真正的童年;生命的中期苦苦尋找著脫離宮廷樂師這個職位的可能性;晚年,被潦倒的生活困頓著。翻遍他35歲生命的每一個褶皺,我們幾乎找不到一絲快樂的理由,于是,我們妄下結論:莫扎特用慘淡的生命奉獻給人類豐滿的音樂。悲憫之情不點自明;钪哪卣娴谋陡袘n傷嗎?痛楚是什么?痛楚是遭遇了一群比自己幸運的人時心里的感受。與莫扎特同時代的人,誰比他更幸運地得到了上蒼的眷顧擁有如此非凡的音樂才華?后莫扎特時代,歲月更迭了一朝又一朝,又有幾個如他那般幸運,能將貌似簡單的幾個音符揮灑成經久不衰的樂章?盡管俗世的柴米油鹽處處為難著天才莫扎特,天才的含義更在于莫扎特在精神上或者說在音樂的天地里總是一個優(yōu)渥者,所以,優(yōu)游不迫中莫扎特完成的作品,愉悅大大超過了悲傷甚至蓋過了悲傷。 \\t與肖邦本人不同,肖邦的音樂總脫不了遠離家國的愁緒。 \\t與李煜不同,李煜后期的詞作總在回首明月下已然殘破的故國。 \\t那么,“赤子之心”還怎么能夠涵蓋他們三位?“尼采謂‘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保ㄍ鯂S《人間詞話》)一語道破天機,這三位都以杜鵑啼血的氣度,吟唱著他們看到的青山、嗅到的花香、聽到的潺潺流水、觸到的人情世故,不虛飾、不矯情,所謂“赤子之心”,是也。 \\t \\t偏見的代價 \\t—瓦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 \\t \\t我不得不誠服于瓦格納強大的氣場。坐進大劇院沒多久,發(fā)誓不聽歌劇的耳朵很快就被齊格弗里德們“收編”了,后悔沒有聽從瓦格納迷的規(guī)勸一場一場地用心收藏《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度R茵的黃金》《女武神》和《眾神的黃昏》只能通過電視收看。問題來了,在歌劇舞臺上,無法做到角色與演員從年齡到相貌的相得益彰!洱R格弗里德》中,齊格弗里德應該是少年初長成的樣子,演員的扮相卻與扮演撫養(yǎng)他長大的侏儒米梅的演員相差不多,難怪參與現(xiàn)場轉播的專家楊燕迪先生會無奈道:“他們在舞臺上更像是哥倆好!笨墒,沒有那樣身坯的男演員能頂?shù)米 洱R格弗里德》里齊格弗里德的戲份嗎?從歌唱水平到表演水平。第一輪的演員被喝了倒彩就是一個反例。既然無法讓演員和角色從年齡到外形上都匹配,那么,歌劇就不適合電視轉播。布倫希爾德這位女武神在沃坦時代已經能與神王分庭抗禮了,雖說神話的力量讓這位女武神還能成為齊格弗里德的妻子,可是,在上海大劇院舞臺上的布倫希爾德,實在壯碩,與我們理想中的布倫希爾德相距甚遠。 \\t盡管如此,我開始向往能坐進劇場完整地看一遍《尼伯龍根的指環(huán)》。偏見的代價是,我只好這樣安慰自己:已經過了欣賞血脈賁張的權力爭斗故事的年齡—看戲也如同人生,什么階段就該看應該看的戲,如此,春華秋實、夏花燦爛、冬雪靜好,才是恰到好處的修養(yǎng)積存。 \\t \\t \\t卡拉揚的薩爾茨堡 \\t卡拉揚站在自家屋子的陽臺上,就能眺望到莫扎特故居。他站在陽臺上想象莫扎特的音容笑貌,是否已經立志要做音樂的巨人?我們只能猜測。不需要我們猜測的是,卡拉揚出生后的10年中,正是奧地利歷史上的美好時代。茨威格在他《昨日的世界》前言里這樣描述:“他們每一個人都以單一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自始至終過的是一種生活,沒有平步青云,沒有式微衰落,沒有動蕩,沒有危險,是一種只有小小的焦慮和令人覺察不到的漸漸轉變的生活,一種用同樣節(jié)奏度過的生活,安逸而又平靜,是時間的波浪把他們從搖籃送到了墳墓!钡谝淮问澜绱髴(zhàn)后,作為戰(zhàn)敗國奧地利喪失了部分國土和奧地利人的尊嚴,這已經讓生性敏感的奧地利知識分子如茨威格一樣心生裂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戰(zhàn)火在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