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對于中文學習者而言,聽和說的學習往往是為迫切的。傳統(tǒng)的中文學習教材難度較大,學習周期較長,無法快速滿足交際需求。本書主編團隊根據多年國際中文教學實踐,結合語言學習規(guī)律,強調對于聽說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并創(chuàng)設性地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解構句法規(guī)律,幫助學習者靈活運用所學詞語,多場景組合應用。本書根據漢語水平考試
本教材由基礎寫作理論與寫作訓練兩部分內容組成,其特點在于編者結合自身十余年的一線教學成果,包括省級教研項目、教研文章、課程改革項目等,該課程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課程,理論與實踐并重。教材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立足數字化背景,將寫作知識與新媒體相結合,提出網絡時代寫作理論與實踐的發(fā)展策略。該書是一本既有理論性,又具有實踐性的寫作教
《漢語大字典》是當今世界上規(guī)模、形音義完備的大型漢語字典,國家文化建設重點工程,由川、鄂兩省三百多位專家、學者歷經十年編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齊,廣受到社會各界和海內外讀者好評,被譽為共和國的《康熙字典》!稘h語大字典》袖珍本是《漢語大字典》衍生品種之一,將1500余萬字的原版濃縮為一冊,便于使用。袖珍本第二版計4
本書運用歷史比較與內部擬測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以中古的《切韻》音系和近代《中原音韻》音系為歷史參照點,結合親屬方言和中原官話的比較,參考西方現(xiàn)代語言學理論,試圖對河南方言音韻結構內部的演變形式、條件、方向與層次,做出解釋;討論中原官話與《中原音韻》的關系,為《中原音韻》的基礎方言是以汴洛方言為核心的中原官話提供了新的證據
本書收錄北京大學張雙棣教授的二十篇文章,有些是發(fā)表過的,有幾篇是不曾發(fā)表的,內容包括對王力先生成就特別是詞匯學理論和實踐的介紹,對古漢語詞匯及古漢語字典編纂的論述,對《呂氏春秋》《淮南子》有關問題的討論等。
《漢語并列連詞歷史演變研究》是中國人民大學劉愛菊博士所著的一本學術著作,從不同角度更加深入、細致地對漢語并列連詞的歷史演變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盡管漢語并列連詞在共時和歷時方面出現(xiàn)了諸多研究,但將共時和歷時結合起來的漢語并列連詞歷史演變的研究尚未深入展開,很多問題仍有待探討。例如,從研究內容上看,并列連詞歷史演變的系統(tǒng)性
《繁簡字對照字典》收錄2576個簡化字,主要來源于1986年版《簡化字總表》和2013年版《通用規(guī)范漢字表》,逐個與繁體字對照。每個條目分為兩部分,一是對字頭的注音和釋義,一是對簡化方法的說明和有關該字的字形字音信息。釋義準確簡明,用例豐富多樣。獨具特色的注意專欄,主要用來說明簡化字與繁體字之間存在的復雜關系,幫助讀者
“長城漢語”系列教材分為“生存交際”“拓展交際”和“自由交際”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包括6冊學生用書和6冊練習冊,對應6個級別!伴L城漢語”學生用書以“創(chuàng)業(yè)”“傳奇”“當代”故事為線索,話題涉及經濟、文化、體育、倫理等領域,體現(xiàn)了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長城漢語生存交際5練習冊:第2版》是“長城漢語”系列教材的重要組
“長城漢語”系列教材分為“生存交際”“拓展交際”和“自由交際”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包括6冊學生用書和6冊練習冊,對應6個級別。“長城漢語”以“創(chuàng)業(yè)”“傳奇”“當代”故事為線索,話題涉及經濟、文化、體育、倫理等領域,體現(xiàn)了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長城漢語生存交際6練習冊:第2版》是“長城漢語”系列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