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之一。書稿探討了早期禪宗般若思想的理論淵源,通過細致的文獻梳理,討論了達摩禪“無相虛宗”的般若學內涵、道信禪與《文殊般若經》的“一行三昧”、東山法門的“無得守心”、《壇經》的“摩訶般若波羅蜜法”,考證了《金剛經》與禪宗南北宗之間的復雜關系與傳說敘事,分析了據(jù)傳是惠能所撰《金剛經解義》與早期禪
本書從以下角度闡述了其豐富的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屬性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問題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歷史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治理制度論。在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不斷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研究,既有利于理論創(chuàng)新,開辟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新境界,也有利于更好地指導實踐,開創(chuàng)黨的宗教工作新局
《元亨釋書》,為日本五山禪僧虎關師煉于元亨二年(1322)所撰佛教史籍。本書將《元亨釋書》視作在中國史學撰述傳統(tǒng)影響下成書的日本佛教史籍,從版本源流、史學體例、文獻來源和征引編撰等方面對其進行了多角度研究,以勾勒出《元亨釋書》作為日本首部紀傳體佛教史籍的個性特征。
本書講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諸神與節(jié)令的關系,結合民俗學、比較學、文化人類學、方言、建筑等內容,以盤古、女媧、伏羲、神農、黃帝、顓頊六個專題展開,每個專題再分神話傳說和文史典故、節(jié)令故事、祭祀的廟宇等具體著墨。最可貴的是,本書考察這些神話故事的文化意義時,其出發(fā)點是“文化是生活的本身”的個人體驗和旨歸。
本書客觀描述了21世紀之初西方與伊斯蘭世界的關系以及西方穆斯林的生存環(huán)境等內容。因此不屬于嚴格意義上的學術著作,也沒有提出個人觀點并為之提供嚴格規(guī)范的學術論證,僅僅通過對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學術資料的梳理、歸納和粗淺的概要介紹。當前,包括自然災害以及地區(qū)沖突帶來的動蕩仍然阻礙著人類社會進步發(fā)展,各國人民都應抱著尋求和解而不
本書由可祥法師主編,主題為“大石志磐紀念專輯”,共收錄相關論文三十八篇,其中包括《慈云遵式對天臺清規(guī)的貢獻》(黃夏年)、《志磐〈佛祖統(tǒng)紀〉“五時教”之困頓》(陳善英)、《立足自宗融貫禪教--志磐法師〈佛祖統(tǒng)紀〉特色暨其融貫禪教芻議》(金易明)、《以〈佛祖統(tǒng)紀〉為中心的天臺文獻所記之吉藏》(董群)、《天臺止觀〈四念處〉的
本書是一本嚴謹?shù)臍v史類學術著作。鬼雖然是一種想象的存在,但鬼文化一直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滋養(yǎng)著人類的想象力和文學藝術的發(fā)展;對其進行分歷史階段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該歷史階段的社會和人心,有益于中國史和中國文化史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本書中,作者以通俗流暢的文字,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介紹了從遠古到六朝時期的中國鬼文化,如鬼概
本書以圖文的形式從書法、折紙、寺廟、園林、盆栽、花道、和屋、茶道、日本料理、武士、武術等方面,詳細介紹了禪宗在日本社會、文化、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體現(xiàn)。早在公元8世紀,禪宗就已經逐漸從中國傳入日本。日本的僧侶前往中國進修學習,中國的禪師訪問日本教學,在你來我往的頻繁交流中,日本不僅引入了禪宗教義本身,還漸漸接受了禪宗的生活
上古神話研究是聞一多十分重要的學術成果,從他20世紀30年代初任清華大學教職開始,到40年代初在西南聯(lián)大撰寫《伏羲考》、授課古代神話為止,時間跨度約十年。本書收錄聞一多代表性的神話學研究成果九篇,除《伏羲考》《姜嫄履大人跡考》《高唐神女傳說之分析》等經典成果外,還收錄了普遍被人忽視的《東皇太一考》。他的神話學研究既運用
本書以《成唯識論》文本為依據(jù),以中印佛學發(fā)展為歷史線索,并參照相關梵文文獻,用20世紀的哲學視野,從形上學、存在論、認識論三個方面,系統(tǒng)整理了唯識學的哲學思想理論。并著重做了以下工作:從六個核心問題論證唯識學與現(xiàn)象學理論上的根本差異,為唯識學與現(xiàn)象學的比較研究清理了一些重要基礎理論問題;從四個方面展示了《成唯識論》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