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全國“五年制臨床醫(yī)學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試點”教學改革實驗教材,編寫宗旨為夯實基礎知識、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強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內容分基本實驗操作、經典實驗、融合性實驗和創(chuàng)新實驗4篇。第一篇基本實驗操作包括實驗室注意事項和常規(guī)儀器使用;第二篇為經典生物化學實驗;第三篇為融合性實驗;第四篇為創(chuàng)新實驗。與我社現有的實驗教材相比,本實驗教材有自己的特色。
第一篇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基本理論與技術
第一章 生物化學實驗基本知識與操作
第一節(jié) 生物化學實驗基本知識
第二節(jié) 生物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第二章 分光光度技術
第一節(jié) 分光光度技術的基本原理
第二節(jié) 常用分光光度計的使用介紹
第三章 生物大分子的提取、沉淀和離心分離技術
第一節(jié) 生物材料的選取與預處理
第二節(jié) 生物大分子的沉淀分離技術
第三節(jié) 生物大分子離心分離技術
第四章 電泳技術
第一節(jié) 電泳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分類
第二節(jié) 電泳的分類
第三節(jié) 電泳的影響因素及常見問題
第五章 層析技術
第一節(jié) 層析技術概述
第二節(jié) 吸附層析
第三節(jié) 分配層析
第四節(jié) 離子交換層析
第五節(jié) 凝膠層析
第六節(jié) 親和層析
第七節(jié) 高效液相層析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學基本技術
第一節(jié) 核酸分子雜交
第二節(jié) 聚合酶鏈反應
第三節(jié) 分子克隆
第二篇 基本實驗
實驗一 雙縮脲法測定蛋白質濃度
實驗二 Folin-酚試劑法(Lowry法)測定蛋白質濃度
實驗三 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蛋白質濃度
實驗四 考馬斯(Coomassie)亮藍結合法測定蛋白質濃度
實驗五 BCA法測定蛋白質濃度
實驗六 酪蛋白的制備
實驗七 細胞核蛋白質的提取
實驗八 動物肝中提取DNA
實驗九 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質粒DNA
實驗十 血漿脂蛋白瓊脂糖凝膠電泳
實驗十一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乳酸脫氫酶同工酶
實驗十二 聚丙烯酰胺等電聚焦電泳
實驗十三 醋酸纖維素薄膜對血清蛋白的電泳
實驗十四 親和層析純化胰蛋白酶
實驗十五 離子交換層析分離氨基酸
實驗十六 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測定——凝膠過濾層析法
實驗十七 限制性內切酶消化DNA分子
實驗十八 核糖核酸(RNA)的提取
實驗十九 PCR基因擴增
第三篇 融合實驗
實驗二十 激素對血糖濃度的影響及血糖的測定
實驗二十一 堿性磷酸酶(AKP)米氏常數(Km)的測定——底物濃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二十二 雞血SOD的提取、分離及活力測定
實驗二十三 堿性磷酸酶的制備及活力測定
實驗二十四 豬心肌細胞線粒體可溶性ATP合酶的提純
實驗二十五 血清γ-球蛋白的分離純化與鑒定
實驗二十六 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檢測目的蛋白質
實驗二十七 氨基酸的紙上層析與氨基酸的轉氨基作用
實驗二十八 Southern印跡雜交分析
實驗二十九 Northern印跡雜交分析
實驗三十 RT-PCR擴增目的基因cDNA
實驗三十一 瓊脂糖凝膠中DNA片段的回收
實驗三十二 質粒DNA的提取、酶切及鑒定
實驗三十三 質粒載體和外源DNA的連接反應
實驗三十四 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的制備及轉化
實驗三十五 克隆的篩選和快速鑒定
第四篇 創(chuàng)新實驗
實驗三十六 天然藥物分離、純化及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研究
實驗三十七 腫瘤化療激活自噬的分子檢測
實驗三十八 特定細胞基因敲除小鼠的獲得與鑒定
實驗三十九 基于熒光素酶報告基因HeLa細胞體系的建立及其在評價食品雌激素及雌激素樣物質含量中的應用
實驗四十 泰山特色性中草藥抗病毒治療的活性研究
實驗四十一 STA T4真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群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關系的研究
實驗四十二 泰山藥用植物中鐮刀菌毒素降解菌的篩選及其復合酶制劑的制備
實驗四十三 鴨跖草中1-脫氧野尻霉素的來源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
實驗四十四 類似于新型甜味劑天苯二肽化合物的合成探索
實驗四十五 菌種合成阿斯巴甜的方法與市場前景
實驗四十六 泰山自首烏活性組分告達庭作為腫瘤化療增敏劑的初步篩選
附錄一 常用緩沖液的配制方法
附錄二 易變質及需要特殊方法保存的試劑
附錄三 一般化學試劑的分級
附錄四 實驗室的常用英語詞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