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嚴格安排和設計。放學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參加各種補習班以及其他有人組織并監(jiān)管的活動,W一的目的就是要超過其他孩子。
生于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大學生卻慣于在社交媒體構(gòu)筑的虛擬世界里尋找意見的共鳴,面對不同的觀點和立場,他們往往用舉報的方式來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美國青少年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殺率呈現(xiàn)急劇上升的趨勢。心理焦慮,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尋求心理治療的首要問題。
與其為孩子鋪好路,不如讓孩子學會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護可能會適得其反,過度保護和過度教育,反而會讓我們的孩子成為“脆弱的一代”。這不能簡單歸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歸咎于“嬌慣”的孩子,全社會應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變。
格雷格·盧金諾夫,美國個人教育權(quán)利基金會(FIRE)主席,兼任首席執(zhí)行官。先后畢業(yè)于美利堅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法學院,關(guān)注大學言論自由以及高等教育環(huán)境中的第一修正案議題。著有《自由的忘卻:校園審查與美國辯論的終結(jié)》。
喬納森·海特,1992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現(xiàn)執(zhí)教于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托馬斯·庫利倫理領(lǐng)導力講席教授。著有《正義之心》和《象與騎象人:幸福的假設》,TED大會演講人。
田雷,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雅理譯叢”主編。先后畢業(yè)于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耶魯大學法學院。近期出版譯著《我們的孩子》。目前正與幾位年輕的朋友共同編輯“雅理讀書”微信公眾號(yalipub)。
蘇心,清華大學中文系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序 言 智慧之旅
第一篇 三種錯誤觀念
第1 章 脆弱人設的謬誤: 凡是傷害,只會讓你更脆弱
第2 章 情感推理的謬誤: 永遠相信你的感覺
第3 章 “我們vs 他們”的謬誤: 生活是好人和惡人之間的戰(zhàn)斗
第二篇 錯誤觀念在行動
第4 章 恐嚇與暴力
第5 章 政治迫害
第三篇 我們何以至此?
第6 章 政治極化的惡性循環(huán)
第7 章 焦慮和抑郁
第8 章 焦躁不安的父母
第9 章 玩耍的消失
第10 章 安全至上的校園官僚
第11 章 追逐正義
第四篇 該覺醒了
第12 章 救救孩子
第13 章 改革大學
結(jié) 論 明天會更好?
致 謝
附錄1 認知行為療法指南
附錄2 《芝加哥聲明》
注 釋
參考文獻
索 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