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有代表性的民國學者所著中國文學史著作,進行整理出版。 本卷為民國初年學者曾毅所著《中國文學史》,在文學與學校文學與科舉文學與思想等內容上頗有創(chuàng)見,體現了作者對中國文學精神和文學歷史發(fā)展的獨到見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
前言(周勇)/ 001
序/001
自序/001凡例/001
第一編 緒論
第一章 文學史上之特色/003
第二章 文學與文字/005
第三章 文學與學校/007
第四章 文學與科舉/009
第五章 文學與儒釋道三教/011
第六章 文學之分類/014
第七章 文學史上之時代區(qū)劃/016
第二編 上古文學
第一章 概論/021
第二章 唐虞文學/024
第三章 三代文學(一)/026
第四章 三代文學(二)/ 029
第五章 春秋戰(zhàn)國文學(一)/031
第六章 春秋戰(zhàn)國文學(二)/034
第七章 春秋戰(zhàn)國文學(三)/ 036
第八章秦之文學/039
第三編 中古文學
第一章 兩漢文學總論/045
第二章 漢初文學之狀況與高祖之遺謨/047
第三章 文景時之文學/048
第四章 武帝時之文學極盛(一)/ 050
第五章 武帝時之文學極盛( 二)/ 053
第六章 司馬相如與司馬遷/055
第七章《郊祀歌》十九章與《古詩十九首》/058
第八章 小說之發(fā)展/060
第九章 昭宣時代之文學/062
第十章 劉向父子與揚雄/064
第十一章 光武之中興與文學上之遺謨/067
第十二章 班氏父子/069
第十三章 東漢之諸子者流/072
第十四章 訓詁學之風行/074
第十五章 建安文學/076
第十六章 魏晉之非儒教主義/078
第十七章 八代文章之始衰/080
第十八章 正始文學/081
第十九章 太康文學/083
第二十章 東晉之詩杰/085
第二十一章 南北朝之佛教思潮/087
第二十二章 元嘉文學/088
第二十三章 永明文學/091
第二十四章 梁陳間作者/094
第二十五章 惇大邢小魏/097
第二十六章六朝之樂府/098
第二十七章 文集與文史之盛興/100
第二十八章隋之統(tǒng)一與文運之更始/102
第四編 近占文學
第一章 唐之文化及思潮(一)/107
第二章 唐之文化及思潮(二)/ 109
第三章 古今體詩格之成立/112
第四章 十八學士與唐之經學/115
第五章 十八學士與唐之史學/ 117
第六章 初唐四杰與沈宋二家/119
第七章 陳子昂/121
第八章 開元天寶間詩學之極盛/123
第九章 李白,杜甫/125
第十章 大歷十才子/128
第十一章 元和長慶之中興/130
第十二章 晚唐之詩學/133
第十三章 韓柳以前文章三變/ 135
第十四章 韓愈.柳宗元/137
第十五章 韓柳以外之文家/140
第十六章 佛教之勢力與緇徒之文學/142
第十七章 唐代小說之盛興/144
第十八章 詞學之發(fā)展/145
第十九章 宋之學術與文學之影響/ 148
第二十章 宋之政治與文學之影響/151
第二十一章 西昆體/153
第二十二章 歐陽修與文運拓新/156
第二十三章 曾鞏、王安石/160
第二十四章 洛黨與道學/ 162
第二十五章 川黨與文學/164
第二十六章 江西詩派/ 166
第二十七章 南渡后之文/168
第二十八章 南渡后之詩/171
第二十九章 鵝湖之會與朱陸異同/174
第三十章 記事文之發(fā)達/176
第三十一章 詞學之極盛/178
第三十二章 文史與文料/181
第三十三章 遼金文學/183
第三十四章 元之建國與文運/186
第三十五章 元代之作者/187
第三十六章 小說戲曲之勃興/189
第三十七章 明之國勢與文運/192
第三十八章 宋濂、方孝孺/195
第三十九章 吳中四杰/197
第四十章 臺閣體/199
第四十一章 八股文/200
第四十二章 弘正文學/202
第四十三章 王守仁/205
第四十四章 嘉靖文學(一)/ 207
第四十五章 嘉靖文學(二)/ 210
第四十六章 公安派與竟陵派/212
第四十七章 明末文學/214
第五編 近世文學
第一章 前清文學之概觀(一)1219
第二章 前清文學之概觀(二)1223
第三章 明季遺老(一)/ 225
第四章 明季遺老(二)1 227
第五章 清初之文學/230
第六章 王漁洋、朱竹坨/233
第七章 方苞、劉大槐/236
第八章 神韻派之反抗者/238
第九章 駢體文之興盛/241
第十章 桐城派與陽湖派/243
第十一章 折衷派與曾國藩/246
第十二章 史學之昌盛/248
第十三章 詞學之復興/250
第十四章 ―清之戲曲小說/252
第十五章 結論/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