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國內戰(zhàn)前反奴隸制政治的興起 讀者對象:政府相關部門工作者,世界史、美國史、奴隸制及相關領域的學者、研究人員,各大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對此感興趣的讀者。
美國的建國一代“容忍”了奴隸制的存在,直到19世紀40年代,絕大多數美國人都沒有想到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奴隸制的消亡。但僅僅二十年后,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為總統,美國陷入內戰(zhàn),奴隸制隨之被徹底摧毀。反奴隸制政治的興起和勝利,可謂是“美國歷史上最奇特的政治和思想反轉之一”。本書以廢奴運動為中心,從三個層面探討內戰(zhàn)前反奴隸制政治興起之謎。首先,考察1835年郵件運動,分析廢奴主義者如何突破國家權力和普通民眾的雙重壓力,推動奴隸制問題的全國化和政治化。其次,以“人身自由法”為中心,分析廢奴主義者如何推動北部州制定對奴隸制不利的法律,進而推動地方層面的反奴隸制政治的發(fā)展。再次,從“奴隸主權勢”觀念入手,研究廢奴主義者創(chuàng)造的政治話語和觀點如何影響和塑造了美國的政治文化。本書認為,廢奴主義者持續(xù)的抗爭行動,改變了全國政治的結構和話語,促使美國的公共權力著手切斷奴隸制與聯邦政治之間的關系,為反奴隸制政治在19世紀50年代的全面興起提供了歷史語境。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