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賦予信息傳播更大的威力,給人類社會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同時信息聯網技術、大數據應用等也催生了大量新議題和新問題,使社會誠信建構面臨新的挑戰(zhàn)。本書從社會建構論出發(fā),關注社會誠信這一社會議題的主觀性特質,立足這一社會議題的社會建構過程,將社會誠信建構活動分為公共關注、議題聚合、輿論動員、心理重塑和對策行動進行系統(tǒng)研究。本書認為,在社會誠信建構中應充分發(fā)揮互聯網的優(yōu)勢,應聯盡聯,打破信息孤島,從而提高社會誠信建構的效度和力度,推動我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逐漸形成政府推動、社會共建,信息共享、實時互動,市場自治、行業(yè)自律,廣泛應用、高度智能的新格局。
方艷,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傳播學博士,湖北第二師范學院校級研究所信息傳播倫理研究所所長,廣告學專業(yè)負責人,首批湖北省優(yōu)秀青年社科人才,湖北省高等學校優(yōu)秀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計劃項目湖北省新媒體品牌傳播研究團隊負責人,省級一流課程 《新聞編輯》主持者,湖北省本科高校優(yōu)秀基層教學組織品牌傳播課程組負責人,獲得湖北省優(yōu)秀調研成果獎省級一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三等獎等獎項。主持國家社科項目、教yu部人文社科基金以及湖北省社科、橫向課題等各級各類項目 10 余項,人民出版社出版學術專著1 部,出版教材1部;先后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新聞大學》、《新聞與寫作》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作者學習經歷:2000.09-2004.06,湖北民族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文學學士;2004.09-2007.06,華南理工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美學專業(yè),哲學碩士;2010.09-2013.06,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yè),文學博士。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 第二節(jié) 理論基礎及概念界定 第三節(jié) 理論價值與現實價值 第四節(jié) 互聯網時代社會誠信建構研究鏡像 第五節(jié) 問題框架與研究方法第一章 互聯網時代社會誠信建構的公共關注 第一節(jié) 互聯網時代社會誠信的可見性提升 第二節(jié) 信息發(fā)布:公共關注的起點 第三節(jié) 信息擴散:公共關注的拓展 第四節(jié) 共鳴效應:公共關注的策略第二章 互聯網時代社會誠信建構的議題聚合 第一節(jié) 互聯網時代的新議題聚合 第二節(jié) 概念體系:議題聚合的元素 第三節(jié) 理念重塑:議題聚合的框架 第四節(jié) 視而易見:議題聚合的取向第三章 互聯網時代社會誠信建構的輿論動員 第一節(jié) 互聯網時代的連接性動員 第二節(jié) 數字互聯:輿論動員的顯著特征 第三節(jié) 訴求消解:輿論動員的多重功能 第四節(jié) 多元聯動:輿論動員的路徑拓展第四章 互聯網時代社會誠信建構的心理重塑 第一節(jié) 互聯網時代社會誠信主體的心理建構性 第二節(jié) 他者認同:政府誠信主體的心理重塑 第三節(jié) 信任級差:企業(yè)誠信主體的心理重塑 第四節(jié) 認知悖論:個人誠信主體的心理重塑第五章 互聯網時代社會誠信建構的對策行動 第一節(jié) 互聯網時代的協同性治理 第二節(jié) 共建共治:對策行動的主體聯動 第三節(jié) 數字治理:對策行動的技術策略 第四節(jié) 道德治理:對策行動的文化策略結語參考文獻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