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叢刊為“中國古籍珍本叢刊”的一種,收錄澳門大學圖書館所藏珍稀古籍十三種,所選書目多為收藏單位在三家以內的古籍,或尚未見于公私書目的著錄,或具有較高的文獻和學術價值,其中尤以嶺南地區(qū)和澳門文獻的收錄為主要特色。
澳門大學圖書館共有中、英、葡、日文等圖書40余萬冊,每年圖書平均增長量為4萬余冊,館藏特色文獻包括澳門文獻、中文古籍以及歐盟等國際組織出版物、美國研究資料、葡文法律文獻等,F藏有中文古籍7000余種,14000余冊,主要是明清時期的刻本、套印本、抄
前 言
研究老子的文獻資料,全國解放后,長沙馬王堆發(fā)現了帛書老子甲、乙本,湖北荊門發(fā)現了戰(zhàn)國楚墓竹簡老子,為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可以解決過去某些爭論的問題,如《老子》成書年代等。但影響中國文化的并不是帛書和竹簡本老子,而是長期廣泛流行的河上古本和王弼本。因此,古書的譯文依據還是王弼本。
《道德經》是老子的代表作,是先秦諸子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經典之一,另一部經典是《論語》。這兩部著作,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老子、孔子的思想傳播影響到全世界。這里只談《道德經》。
關于老子這個人學術界有不同看法,(1)老子生卒年及活動范圍。(2)老子的這部書是否老子所著。(3)道德經講的是什么。
先談老子其人。老子與孔子同時,略早,《史記》記載,孔子曾問禮于老聃,估計老聃比孔子大10~20歲,孔子比釋迦牟尼大10歲!拔•四”時期也有人根據思想內容推測,認為老子時代晚于孔子,還有人說老子比莊子還遲。也有人從世襲上推算老子的八代孫,與孔子12代孫同時,斷定老子晚于孔子。
從思想內容來推算時代,有時會出現不同的結果,過硬的根據還是文獻、實物。自從湖北荊門出土戰(zhàn)國楚墓竹簡“老子”,老子的時代已有了比較明朗的輪廓。我在四十多年前所提出的觀點有了更有力的實證的支持。老子應是春秋時代的人。
老子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在那些方面?
Ⅰ
哲學上,提出“天道觀”。這是春秋時代的熱門話題。先秦諸子及著作中,沒有不講到“天”的。春秋時代老子、孔子、墨子,到戰(zhàn)國時代的莊子、荀子、韓非,都講到“天”及天道。各家從不同的角度來提出問題和解釋,得出不同的結論,創(chuàng)立了不同的學派。只有老子的《道德經》把“道”作為最高范疇,集中闡發(fā),提高到中國哲學史的重要地位,老子是第一人。
老子的天道觀,有以下特點:
“天”是無為的,自然的,沒有意志,開始對天神上帝的崇高地位提出了懷疑。
“天道”是循環(huán)的。老子是周朝的史官,與古代天文、占星術有關,“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從天象運行規(guī)律得到啟發(fā)。天道在變化,不是靜止的。
他提出這種思想有它的社會背景,當時周王朝對全國失去控制,失去政治中心(天下大亂),貴族世襲制度沒落,出了富而不貴的新興階級。社會上下尊卑、貴賤的舊秩序遭到挑戰(zhàn),君臣、父子關系已打亂,新秩序尚未形成。對上帝不那么迷信了,上帝的崇高地位動搖了。這種變化影響到每一個成員,敏感的知識界學術界更有深切感受。
老子的“道德經”這部哲學著作講了些什么?
哲學不同于其它科學,哲學不負責解決一個一個的局部具體問題。哲學的全局觀點是從老子開始的,后來不斷發(fā)展豐富,才有今天的哲學。
道——混沌的,是樸素的。
道——自然的,本來就存在。
道——構成萬物的原始材料。
道——無形象,肉眼看不見感官不可觸摸。
道——事物的規(guī)律。人、物、自然社會都離不開道。
“道”是老子第一次提出的新概念,表達起來有困難,它不好描述,它是“無名”、“樸”、“無象”、“無形”、“無狀之狀”、“無物之象”。
“道”是精神性的還是物質性的,老子本身沒有深說。老子的認識已經是處在當時中國古代人類認識的最前沿。后人可以用現代人的認識來解釋老子,代替老子作進一步的闡發(fā)。當年老子自己沒講清楚的問題,后代研究者注釋者替老子講得再清楚,也不能認為是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哲學,使人從宗教、神學中初步擺脫出來,在當時是了不起的貢獻。
Ⅱ
老子另一個貢獻是第一個提出了“無”的概念,這是中國哲學史第一座里程碑。這個問題,過去的研究者講得不夠,這里要多說幾句。
人類認識外界的過程,總是由外向內,由具體到抽象。近半個世紀以來,兒童心理學專門研究兒童認識外界的過程及其發(fā)展軌跡。經過觀察、實驗、比較,得出大致可靠、比較接近兒童思維成長的實際狀況。一個民族思維成長的過程,與兒童成長的過程與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的過程大體相似,至少可以從中得到相關的昭示。
兒童認識外部世界,總是先從身邊周圍的事物開始,由近及遠。先認識母親及其家人,然后擴大到身外的食物、玩具,再擴大到鳥獸、草木、魚蟲等目力所及更大的范圍。如高山、大河、天空、氣象、風雷等外界雖在視聽范圍之內,并不能引起兒童足夠的關注。日月星辰先被認識,日月星辰所依附著更大的“太空”,則較遲才會引起注意。朱熹(中國宋代的大哲學家)兩三歲時,他父親抱著他指天空說“天”!朱熹問其父,“天之上有何物?”這被視作特異兒童的表現。所以古人對這種事特別記上一筆。古今中外千千萬萬兒童,很少關心“天之上有何物”的。
近代中外兒童教育家還發(fā)現,小學生春游雖然喜歡爬山涉水,但不懂得欣賞山水風景,不關心朝暉夕照之美。人類認識過程總是由具體事物開始,由微細到宏大。兒童學習數字計算,先計算一個一個的實物,然后形成“1、2……”數的概念。先認識自然的實數。據中外數學史上的記載,“零”的概念形成較遲。因為“零”沒有形象,也找不到與“零”相當的實體對象可供對照。
我們回顧中華民族的認識史,與兒童的認識成長過程居然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人類認識從有形開始,由具體到抽象,才形成了“有”的概念,西方謂之“存在”!按嬖凇钡脑家饬x本來是“在這里”,是給你看得見的東西,是具體的有!坝小庇写笮 ⑿蜗、顏色等,“有”(軟硬、輕重、香臭等性質),“有”有能得到也可能失去,各種“有”都可見聞、可感知,可推得結果,這都屬于人類認識的幼年期。
人類生活實踐、社會實踐的不斷深化,從有認識到“有”的對立面的“沒有”!皼]有”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現實。原始人打獵捕魚,可能“有”,也能“沒有”,兩者出現的頻率都很高,把“沒有”抽象到概念的高度,作為認識的客體對待,達到這個認識水平,只有具有先進文化的民族,才有這種可能!皼]有”在未曾上升到概念時,只是一次性的客觀描述,人類千百萬年早已重復了無數次,老子提出了“無”,是一次飛躍。
“無”這個概念具有“有”所不具備的“實際存在”,總稱為“無”。“無”并非空無一物,它與“有”都具有總括萬有的品格。老子稱之為“無狀之狀,無物之象”。它不同于有,所以“視之不可見,聽之不可聞,搏之不可得,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對這個“負概念”給以特殊的名稱,有時稱之為“無”;因為它具有規(guī)律性,也稱為“道”!盁o”也是“道”,“道”也是“無”。
老子的“無”不是停留在描述性的“沒有”的階段,“無”并不是存在消極面的,而有它實際多樣性肯定的涵義,有現實作用,有可以預測的后果,在日常生活、政治生活中一刻也離不開它。“無”的發(fā)現,為人類認識史上開了新生面,非同尋常。楚墓竹簡書寫的“無”,同一部竹簡上,前部簡作“亡”,后部簡作“無”。這個書寫的改變,并非偶然。因為“亡”涵義為“沒有”,后起的“無”字,則表示哲學抽象概念的出現。
《老子》一書,經過歷代傳人的補充完善,它從各個方面提醒人們重視“無”的地位和作用。不但要認識“無”,而且從“無”的原則來指導政治生活,日常生活,及社會生活。
把“無”的原則用到政治生活,概括為治國原則:
“取天下常以為無事”
“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言,我無欲而民自樸!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常無為”
“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不言之教,無為之政,天下希及之”
日常生活認識“無”的功用: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薄吧菩袩o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 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政治生活也離不開“無”的指導: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愛民治國,能無知乎”;“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老子由“無”衍生出一系列否定概念的積極涵義:
“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處理人際關系,要遵循“無”的原則,以退讓、收斂為原則: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思想深刻可貴處在于從紛亂多樣的現象中概括出“無”這一負概念,把負概念給予積極肯定的內容。老子的“無為”,不是一無所為,而是用“無”的原則去“為”。所以能做到有若無,實若虛,以退為進,以守為攻,以屈為伸,以弱為強,以不爭為爭,從而豐富了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建立了中國古代貴柔的辨證法體系。與儒家《易傳》尚剛健為體的辨證法體系并列。儒道兩家這兩大體系優(yōu)勢互補,和而不同,豐富了中華民族辯證法文化寶庫。
人類認識總是從舊的認識的基礎上提出新見解。新見解對舊知識來說是進步。還應指出,死守此新見解不變,往往妨礙更新見解的出現。《荀子•天論》指出“老子有見于屈,無見于伸”。老子發(fā)現了“無”的價值,把它提高到應有的地位,是老子的貢獻。如果把“無”的作用無限夸大,超過極限會走向荒謬。比如老子指出建房屋供人使用的地方是墻壁中間的空虛部分,房屋的實用價值在于他的空間部分。如果把墻壁、樑柱、磚、木看成無足輕重,毫無使用價值,這所屋子就建不成,成了無墻無柱的一片開闊地,房子也就不存在了。
總之,老子發(fā)現、提出了“無”是一大貢獻,功不可沒。他的貴無,是肯定生活而不是消極避世,不是懷疑論。戰(zhàn)國末期,出現了黃老學派,講治道,重刑名,在戰(zhàn)國后期民生凋敝的時期,起了安定社會恢復生產的效用,形成黃老無為思想,漢初實行了幾十年,“文景之治”,古稱盛世。無為思想對恢復生產,安定社會,醫(yī)治戰(zhàn)爭創(chuàng)傷,效益至為明顯,黃老派不同于老子,講無為之外同時講刑名,刑名之學是法家思想。司馬遷把老子與法家并列,撰寫老子與韓非同傳,遭到后人的批評,認為分類不當,但也事出有因,二者確有內在的聯系。
Ⅲ
“人之生來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憂!崩献诱J為水最接近道。他列舉生活中與水的品格相近或相似的多種現象作比喻。
居住要像水那樣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說話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像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能像水那樣與物無爭,才不犯過失。
水向人們啟示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詳,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而攻擊堅強的力量沒有能勝過它的,因為它的力量無可取代。弱之所以能勝強,柔之所以能勝剛。天下沒有人不懂,就是沒有人能照著做。因此,圣人說承受全國的誤解,才算得上國家的主宰;承擔全國的災殃,才能擔當國家的君王,正話像是反話。
道的功能表現在柔弱,其運行規(guī)律是向反的方向運動,貴柔弱的辨證法是弱勢群體的辨證哲學。
老子貴柔原則指導用兵,則后發(fā)制人;用于作戰(zhàn),則以逸待勞;對強大敵人,則避實就虛。這種深刻的辯證法充分體現了我國古代農民求生存的經驗總結。老子取的例子也多來自農業(yè)生產實踐,經常以草木、農作物作比喻。特別是南方水稻產區(qū)的農民經驗。把水的種種品格予以抽象提高到哲學思維的高度。指出水的品格,性格趨下,說它弱,它最弱;說它強,它又最強,沖決堤壩,沖倒大樹,洪水夾帶來泥石流的巨大破壞力,可以帶來災難性破壞。
我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發(fā)明游擊戰(zhàn),用劣勢兵力戰(zhàn)勝強敵,逐漸壯大。后來大規(guī)模的抗日敵后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都曾繼續(xù)發(fā)揮以弱勝強的戰(zhàn)略思想,仍可看到老子的柔弱辨證法的影響。這種軍事辯證法思想在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后來的人民解放軍中得到普遍推行。高明的理論在文化不高的士兵中容易理解和運用,主要在于我們當年的士兵是穿上軍裝的農民,一聽就懂,一學就會。
Ⅳ
老子《道德經》是一部講倫理道德的著作嗎?我們說,基本上不是,這是一部空前的哲學著作,而不是倫理學。它是從生活實踐為切入點,引導人們進入高度抽象思維境界,告訴人們天道變化,萬物發(fā)展變化的總道理。老子的“道”是天地萬物普遍遵循的總原則,而不是教人做一個循規(guī)蹈矩的順民。老子也講到治理國家的問題,那就是“無為而治”的方針政策,要點是不擾民,與民休息,減輕人民負擔。民之難治,“以其上食稅之多”。老子指出用刑罰治國,不是好辦法。“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他希望百姓都能做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他描繪出的農村百姓過的是一種寧靜、自給自足、安適的田園生活。從這里也可以看出老子反映我國古代小農生活的理想畫卷。
老子說的“小國寡民”不是主張回到原始公社社會,他說的“國”不是現代的“國家”(春秋戰(zhàn)國時,“國”指城鎮(zhèn)居民區(qū)。)孟子說齊國一個乞討為生的人,早上出門,“遍國中無與語者”,這顯然不是指齊國全境的國。老子講到“圣人治天下”的“天下”,才是后來人們理解的國家!靶衙瘛,是說基層單位要小。古人的“天下”不是今天的“世界”或“全球”的概念。
老子的《道德經》,把治天下看作頭等大事,倫理學放在第二位,所以說:
“先道而后才有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禮。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這是說,失去了道而后才有德,失去了德而后才有仁,失去了仁而后才有禮。禮這個東西,它是忠信的缺失,是大亂的禍首。
老子反對“仁”,認為“仁”并不是最高境界,這一點恰恰與孔子相反。他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碧斓責o所謂仁慈,聽任萬物自生自滅。圣人無所謂仁慈,聽任百姓自生自滅。
又說“大道廢,有仁義”,“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治無國的良方就是讓百姓自由自在地在此生活,君主不干涉。所以《老子》不是一部講道德,說仁義,有關倫理修養(yǎng)的書,而是講世界觀的書。所以他說“大道廢,有仁義”,仁義不是最高追求的目標。
老子說: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意思是說,高明的統(tǒng)治者,人們僅僅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tǒng)治者,人們親近他,稱贊他;更次的統(tǒng)治者,人們畏懼他;最次的統(tǒng)治者,人們輕蔑他。
“老子”思想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中華高度文明起源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個時期正是全人類發(fā)現了自我,運用高度抽象思維,走向高度文明的時期。西方的古希臘文化,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古印度次大陸出現了釋迦牟尼,創(chuàng)立了佛教;中國出現了老子和孔子。歐洲、印度和中國三支文化是在相互隔絕的狀態(tài)下,各自成長起來的。東方西方的前進的步伐不約而同,歷史證明文化起源的“多元化”這一事實。宣揚文化源頭只能出自西方的言論,不是出于無知,就是別有用心,因為這不符合事實。
《老子》文約而義豐,有很多精到的見解,值得很好鉆研。
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國,流傳廣泛的哲學流派不少,號稱百家,其實只有兩家,一個是儒家,一個是道家。儒家受到朝廷的重視,后來成為指導人民政治生活的國家宗教(儒教),孔子被尊為儒教的教主,皇帝到孔廟也要參拜。另一流派的老子,它的社會基礎是農民。道家成為在野派的主流。老子后來也被道教推奉為教主,或稱為太上老君。老子一派以廣大小自耕農為其社會基礎。
自秦漢到今天,二千來年,中國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統(tǒng)一大國。這個多民族的統(tǒng)一大國,必須把千千萬萬農民的生活安排妥當。農民平時老實、馴服,聽從政府的支配,為國家負擔租稅及勞役。一旦逼得活不下去時,也會揭竿而起,把王朝推翻,成為改朝換代的主力軍。漢朝、明朝、洪秀全都是農民起義直接當上皇帝。在漢、唐朝,清朝,是利用農民起義打倒前朝后,乘機當上皇帝建立新王朝的。總之維持一個統(tǒng)一大國,既要保持中央政府的有效統(tǒng)治,又要安撫個體小農的生計。中央政府及農民的關系調整得適當,就會出現歷史上所謂“太平盛世”。
因此了解中國的文化、歷史,經濟,政治離不開孔、老兩家。
直到建國后五十多年的今天,仍然要用全力來解決“三農問題”。三農問題解決不好,社會的基礎就不牢固。中國建設現代化難以實現。
迄今為止,老子所提出的為政不要過多的干擾,亂出點子,讓農民自然生生發(fā)育,在穩(wěn)定中進步。喜歡多出主意,老百姓不歡迎,社會主義建設就會受阻。
老子提出無為,少生事,不要自高自大,柔弱謙下的處事處人的方式,仍有參考借鑒之處。
老子用詩的語言表達深邃的思想,善于正話反說,善于用淺顯比喻說明深奧的道理。老子文風有詩意,文體也常用詩的語言!独献印窌谌澜缬卸喾N語言的譯本,每一種語言又有多種譯本。從1956年第一次以現代漢語出版以來,已出版不下十幾種版本。這幾十幾年間,自己仍然不斷修改研究,現在這個譯本是我九十歲時修訂本。如果再過幾年學有長進,也許還要再行修訂。
我們以一個窮國,取得現代科學,現代軍事的成就,在外國靠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原始積累,外國靠掠奪殖民地,從對外戰(zhàn)爭中勒索賠款。前者如英、法等國,后者如沙俄、日本。我們走向現代化,靠的是自己的積累,出自廣大農民無償的奉獻,出錢出力,甚至付出生命。
有名的英雄可愛可敬,是學習的榜樣。還有更多的默默奉獻者也是英雄,他們就是幾億農民,值得永遠紀念。
反映農民呼聲最早,最系統(tǒng)的是《老子》。
“生也有涯,學無止境”這是我的座右銘。老子譯文不斷修改,是我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學無止境,永遠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