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我和我的九十年代
繼《我的故鄉(xiāng)在八十年代》之后,《新周刊》再次以數(shù)十位親歷者的視角,豐富地呈現(xiàn)中國九十年代的特殊風貌。九十年代既區(qū)別于八十年代激情四射的理想主義,也不同于新世紀變幻莫測的意氣風發(fā)。本書選取廣泛反映九十年代中國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和思想的文章,忠實呈現(xiàn)那個時代的特質和情懷,完整記錄那個時代的奮進和幻滅,為今天懷舊的人們增添一抹回憶,也為這個時代奮發(fā)向上的人提供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
海報:
通過“九十年代斷代史”“九十年代社會”“九十年代文化”“九十年代藝術”“九十年代經(jīng)濟”“九十年代生活”六大板塊忠實記錄九十年代中國社會風貌,為今天的中國提供審慎的借鑒。
中國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新周刊》繼《我的故鄉(xiāng)在八十年代》之后傾力出品,豐富、多元、忠實、懷舊,帶你穿越回那個似乎已經(jīng)逐漸遠離的時代,找回你的情感寄托。 本書既可以提供珍貴的歷史資料和忠實的社會記錄,也可以為當今的各界人士提供深刻的經(jīng)驗教訓。 對導演英達、演員趙雅芝的采訪,對第五代導演陳凱歌、張藝謀的記錄,完整收錄。仿佛親身回到九十年代的文化場景,考察那個時代的文化人如何以純粹的匠心經(jīng)營一部部文藝作品。
序一
一個被低估的年代 張頤武 這些年來,懷念八十年代(編者注:本書中出現(xiàn)的“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均Q6指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似乎是一個流行的風潮,一直有許多人對八十年代情有獨鐘。人們往往覺得今天是一個并不浪漫和富于詩意的時代,但是,今天中國的崛起所具有的力量和我們的社會文化狀況,其實是八十年代根本無法想象的。近四十年的光陰仿佛一晃而過,我們還沒有抓住八十年代,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90后”和“00后”的天下。 而在今天的“新世紀”和我們所緬懷的八十年代之間,有一個人們無法回避的、關鍵的轉折年代,也是我們回顧這四十年歷史時需要時時關切的重要時期——九十年代。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時期的意義已經(jīng)越來越被我們所感受到了。但人們似乎很不情愿提到這個時期,它的意義也并沒有得到充分的認知。不少人覺得那個時期不太合乎他們的理想,仿佛這是八十年代向下墜落的時期,是激情和熱情消退、平庸到來的時期。其實,這個時代的意義被低估了。 這種低估,其實來自我們對于今天所缺少的東西的渴望。這渴望導致了我們不愿意提及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其實是一個轉變期,是中國的未來由朦朧而清晰、由迷惑而明朗的關鍵年代。正是有了九十年代在文化上的轉變,我們才可以進入一個新世紀,中國的全球化和市場化的進程才會有今天的成果。今天看來,九十年代正是四十年中國發(fā)展的一個過渡期,有了這個時期,八十年代的價值才會轉化為具體的、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國才可能有一個明確的未來。所以,九十年代是我們繞不過去的。《新周刊》就出現(xiàn)在那個時代,現(xiàn)在,這家雜志愿意出一本書,從當下對那個時代提出新的思考和新的見證,這無疑具有獨到的意義和價值。 遙想當年,八十年代末的巨變剛剛過去,“南巡”所激蕩的風潮和新的期望剛剛被誘發(fā),下海經(jīng)商的體制內(nèi)知識分子和機關干部剛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今天那些閃閃發(fā)光的名字,如馬云、馬化騰,都還是我們預想不到的未來;而王健林等人也剛剛開始自己的事業(yè)。從《渴望》《北京人在紐約》到《還珠格格》,是那個時代的共同的記憶所在。當年《渴望》主題曲在大江南北流傳,今天我們 從其歌詞中仍能感受到那種社會的集體意識:“恩怨忘卻,留下真情從頭說,相伴人間萬家燈火,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過去未來共斟酌。” 這是一個真正開啟了日常生活的感覺的新時代。那些宏大的敘事遠了,新的生活的欲望和情緒開始出現(xiàn)。這是新的以大眾為中心的社會。它顯然提供了不同于八十年代的景觀,也超出了二十世紀以來的“現(xiàn)代性”話語。它的形態(tài)是我們必須認知的關鍵。無論是張藝謀和陳凱歌的電影、《渴望》《北京人在紐約》等電視劇,還是王朔的作品以及賈平凹的《廢都》、王安憶的《長恨歌》、莫言的《豐乳肥臀》等小說,都提供了變化的軌跡。 那是知識界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人文精神”大討論,一些對于未來充滿悲觀情緒的知識分子焦慮于在新的市場化環(huán)境下是否會出現(xiàn)一個社會崩潰的“曠野上的廢墟”,并為此發(fā)出異常激烈的“抵抗投降”呼叫的時刻;那是一些人對于急劇市場化和全球化的未來把握不定,也對于中國的前景猶疑、困惑的時刻;那也是另外一些人對于中國未來的方向有了更多信心、更明智的分析的時刻。知識分子的大論戰(zhàn),正凸現(xiàn)了人們對于未來的不同思考和觀察。 九十年代,中國進入所謂“后新時期”,消費社會剛剛有了一個雛形,社會還處在市場化和全球化的前期。許多今天看起來簡單的關于中國發(fā)展的事實,在當年還是不可思議的奇跡。在今天所謂“后現(xiàn)代”“全球化”或“中產(chǎn)群體”早就是老生常談,當年卻受到了眾多置疑和追問。這些進程的背景是異常清晰的:一方面,中國的變化完全超越了“新時期”的構想和預設;另一方面,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的位置,也有了以往根本無法想象的獨特性。今天人們所看到的,竟然是“逆全球化”浪潮在發(fā)揮作用。 要認識九十年代,我們首先需要從八十年代開始。八十年代的中國,剛剛從“文革”中脫離出來,正處在一個精神解放的時代。當時的人們把一切都視為精神解放的表征,一件牛仔褲、一副“蛤蟆鏡”,都意味著從精神上擺脫壓抑、需求新的空間的努力。其實,八十年代的主題,就是如何將個人從計劃經(jīng)濟時代的宏大的集體性話語中脫離出來。八十年代的“主體性”召喚,表達的就是這種“個人”存在的精神性的要求。無論是薩特還是弗洛伊德,其實都是為這個新的“個人”的出現(xiàn)發(fā)出的召喚。這個“主體性”的個人的展開,直接提供了思想和精神從原有的秩序中“解放”的想象。 八十年代文化的關鍵,正在于一種對于康德的“主體性”觀念的新的展開。李澤厚的《批判哲學的批判》有一個異常重要的附論——《康德哲學與建立主體性論綱》。這篇文章似乎包含著整個八十年代思想的核心的命題。李在這篇文章中點明:康德的體系“把人性(也就是人類的主體性)非常突出地提出來了”(《批判哲學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424 頁)。而李澤厚的發(fā)揮似乎更加重要:“應該看到個體存在的巨大意義和價值將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愈益突出和重要,個體作為血肉之軀的存在,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進展,在精神上將愈來愈突出地感到自己存在的獨特性和無可重復性!保ㄍ希434 頁)這里李澤厚召喚的康德的幽靈,其實是對于八十年代新的精神的召喚!爸黧w性”正是整個八十年代從原有的計劃經(jīng)濟話語中脫離的基礎。而這個“主體性”,是新的“現(xiàn)代性”展開的前提。八十年代具體地展現(xiàn)了這一“主體性”話語。正是這種“主體性”的尋找,成了八十年代的“現(xiàn)代性”賦予我們的最大夢想。 進入九十年代,世界和中國的狀況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新時期”追求的目標仿佛就要實現(xiàn),但它本身又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歷史根本沒有按照預想的道路前行。在“冷戰(zhàn)后”新的世界格局和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國的狀況成為世界的焦點。中國九十年代的文化經(jīng)驗無疑具有特殊的意義。在這個“后新時期”中,中國經(jīng)歷的全球化和市場化的進程是極其深刻的,它改變了中國的形象,導致了高速的經(jīng)濟成長,也產(chǎn)生了一系列復雜的新問題。 中國以一種特殊的“發(fā)展”方式,在九十年代完全改變了自己的面貌。一方面,政治性的象征系統(tǒng)維持不變,以作為避免急劇變化過程的社會混亂的策略。隨著蘇聯(lián)、東歐的雪崩式瓦解,以及十年來俄羅斯的持續(xù)危機、國際競爭的激化,民眾的國家認同也有所凝聚;另一方面,在中國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幾乎所有方面,都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國家對于社會的自上而下的“縱”向的直接控制和管理已經(jīng)極大削弱,國家直接控制的工業(yè)資源已經(jīng)不到30%,傳統(tǒng)的“單位”體制已經(jīng)越來越弱化,跨國企業(yè)和民間資本已經(jīng)占據(jù)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經(jīng)濟舞臺。 而在越來越市場化的社會輿論和大眾文化的主導下,所謂“公共空間”也迅速形成。人們的生活經(jīng)驗已經(jīng)不可能處于國家的全面控制之下,而是明顯地處于一種橫向的聯(lián)系之中,市民社會以一種獨特的形態(tài)開始形成。而隨著大量移民的出現(xiàn),以及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國際投資的劇烈增長,中國的全球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目前,中國在全球化之中無疑不再是一個全能的社會,而是一個社會的“橫”向的關系和國家的象征,以及“縱”向管理交錯的復雜的社會。 九十年代的文化的特點就在于一種“物質性”的出現(xiàn)。沒有物質性的變化,我們就不可能有新的未來。雖然我們可能丟失八十年代寶貴的東西,但這丟失卻是我們無法選擇的必然。八十年代的文化中,我們的想象是建立在精神基礎上的。我們好像是用頭腦站立在世界上,雖然仍然面對匱乏的生活和新的、來自外界的物質性的誘惑,但純粹的精神追求和抽象的理想,支撐了我們的想象和追問。所以,八十年代的“新時期”雖然有極大的物質性吸引的背景,卻在精神層面上展開,它依然是不及物的。這里的追求幾乎忽略了“物質”的誘惑和吸引。但九十年代的后新時期,卻將八十年代的抽象精神轉變?yōu)槲镔|的追求。導演張暖忻點出了最初的消費誘惑的力量,也點出了當年抽象的“主體性”在現(xiàn)實的全球化和市場化時代的困局。這是將康德的玄虛的用頭腦站立的狀態(tài),轉變?yōu)橛秒p腿支撐自己的“主體性”。 其實,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在斷裂中自有其連續(xù)性。九十年代將八十年代抽象的“主體”,變成了全球化和市場化的實實在在的“個人”。八十年代的“主體”是以抽象的精神進入世界的,它僅僅表達了一個真誠而單純的愿望,也提供了一個可能性的展開。其沒有物質支撐的空洞性,正需要九十年代的填充。而九十年代的這些中國的“個人”,以實實在在的勞動力加入世界,用自己的勞動和低廉的收入尋找一個實實在在的物質性的世界。所以,正是九十年代給了抽象的八十年代一個具體的、感性的現(xiàn)實。八十年代那些抽象而浪漫的觀念,正是被九十年代的消費愿望和物質追求具體化。八十年代康德的自由的“主體”,變成了九十年代黑格爾式“理性的詭計”撥弄下的“個人”。這些個人的成長和變化,其實是今天社會凝聚和發(fā)揚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九十年代開啟了二十一世紀的未來。 而中國內(nèi)部的變化正是全球的變化。全球化需要中國的參與,中國的發(fā)展本身也必然帶來新的可能性。九十年代中國內(nèi)部和外部所展開的“物質性”力量本身,是一個改變世界的力量,也是中國最堅實的基礎。九十年代超越八十年代的最大的力量,就在于它終結了八十年代抽象、玄虛的“主體”,并找到“主體”賴以存在的前提。 我的看法是:中國的全球化進程其實是歷史的新一頁。它一方面告別了“五四”以來中國現(xiàn)代性向西方尋求真理的宏大敘事,另一方面,它也超越了“五四”以來反抗西方的宏大敘事,而是在豐富而多元的文化中探尋新方向。 今日中國豐富而復雜的形態(tài),正是那個時代的結果。我們今天所得到的或者所感嘆的一切,其實都深深地打著那個時代的影子。今天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和力量,正是九十年代的開放所奠定的。 那個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將近二十年,在那個時代出生的青年已經(jīng)成了今天的主人翁。一切都變了,我們從今天回望那個時代,那些回憶好像遠了,又好像就在眼前。今天的中國正在經(jīng)歷的這一切,正是從那里來的。我想,那個時代對于今天的人們來說,它仍然活著,它仍然在我們之中發(fā)揮影響。 讓我們從這部書回到九十年代,在回憶中領略那過去。而沒有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也可以從這部書回到那個時代,那依然活在我們之中的時代。 是為序。 序二 我的九十年代,我們的九十年代 蔣方舟 聯(lián)結一個世代的人的暗號,永遠是他們共享的記憶。 對于美國嬰兒潮一代來說,主導他們青年時期的社會想象,圍繞著一系列標志性事件展開:從二戰(zhàn)后的豐裕到古巴導彈危機;從越戰(zhàn)到反文化與民權運動。不管政治和文化立場如何,同一代人總是在同一個記憶場域中成長并活動,這種共同記憶,展現(xiàn)出每個時代獨特的時代精神。 當代中國的社會想象起源于九十年代。這并不是說中國龐大而沉重的過去沒有發(fā)揮其無微不至的影響力,只不過,看慣進步、富裕和繁榮的國人所感知到的那個中國,只有相當年輕、淺近的歷史。從打擊“投機倒把”的中國到全民炒股的中國,從憑票供應的中國到電商瘋狂打折的中國,并沒有相隔一個世紀。對于已經(jīng)是社會主心骨的60、70 后來說,前一個中國是漸行漸遠的遺跡;對我這樣的85年后生人,后一個中國是我們出生、成長的理所當然。 在我們還蹲守電視機旁的年紀,《太空堡壘》和《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是所有孩子的共同話題。沒有人質疑國家在一天天好起來。生活的改善不只在《新聞聯(lián)播》里,也在每一年的生活里。這片土地在我們的記憶里,從來就和動蕩與不安無緣。我們懵懂地聽到“亞洲金融危機”或者1998大洪水之類的名詞,但舉國一致的努力總是可以渡過難關。1997年香港回歸是許多人愛國自豪的最初記憶,我們的九十年代結束于中華世紀壇迎接新千年的焰火,以及2001年申奧成功。 九十年代對于我們更多的是模糊和混沌,一如所有人回望童年仿佛都隔著層磨砂玻璃。但對我們來說,更加光明、清晰的二十一世紀和之前模糊的十年并沒有明顯的斷裂:我們還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只是從不夠好變得更加好。 在當時的我們無法感知到的幕后,九十年代是個更加粗獷、卻從來不缺生氣的時代。1992 年的“南方談話”是它真正的開端。一切似乎都不允許了,但一切似乎都被允許了。馮侖和潘石屹開始炒房,瀛海威時空開通了中國最早的互聯(lián)網(wǎng)王國,大學開始擴招,而畢業(yè)生開始自謀生路。世紀末的“野蠻生長”要到很久之后才開始被規(guī)范和整頓,為了滿足“入世”標準并且為經(jīng)濟全面轉軌做好準備,整個國家開始了一場痛苦的轉型。許多家庭的生活從此分成前后兩個部分,而后半部分并不都是美好。 所有的一切都開始努力擁抱市場經(jīng)濟和“國際化”,仿佛急切地要從上個十年突然結束的混亂與彷徨中找出道路和意義!八枷氲觥W術凸顯”是對八十年代的回答,也是對八十年代的判詞。經(jīng)世致用的最高律令下,法律、經(jīng)管成了最新的時髦專業(yè),生物學則是二十一世紀的學科。曾經(jīng)統(tǒng)一在人文和啟蒙大旗下的文化隊伍愈發(fā)分化,一并坍塌的還有曾經(jīng)堅不可摧的文化戰(zhàn)線中的等級制,國家和“社會”的認可不再是文化人單一的價值與認同的來源。 市場帶來了困惑和混亂,但也開啟了全新的可能性。九十年代是文化和產(chǎn)業(yè)第一次并列的時代,也是我這種“離經(jīng)叛道”的人能夠以自己的方式走入“文壇”的特殊節(jié)點——到了文化產(chǎn)業(yè)真正繁榮的二十一世紀,整個“文壇”的重要性都已不復當年。 從更廣闊的視角看待,九十年代的主題無疑是“變化”。但變化——有時是激烈的變化——從來沒有離開當代中國歷史的字典。九十年代的獨特性在于,它是當代中國最為強大和持久的主題——“穩(wěn)定、改革、開放、發(fā)展”——得以生根發(fā)芽的土壤。九十年代的“變”,某種意義上奠定了如今“不變”的基礎,為變革應該有的方向和模式設定了標準。也正是因為如今的繁榮無非建立在九十年代所開創(chuàng)的基礎上,這段記憶才能夠作為社會各個世代的社會想象,服務于當今中國的話語系統(tǒng)。 我們今天回憶九十年代,不是把它當作連接兩個不同歷史時期的轉換插頭,而是在懷念一個有著獨特地位的、某個黃金時代的起源。
《新周刊》,“中國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創(chuàng)辦于1996年8月18日,十二年猛進,已成為中國社會變遷敏銳的觀察者與記錄者!缎轮芸肥亲x者眼中暢快淋漓的“觀點供應商”,它始終給讀者帶來新鮮的撞擊與概念,引導讀者關注正在發(fā)生和將要發(fā)生的趨勢。閱讀著《新周刊》成長的新銳青年,如今已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
序一·一個被低估的年代(張頤武)
序二·我的90年代,我們的90年代(蔣方舟) 今天的一切,都可以在90年代找到源頭 九十年代·斷代史 九十年代斷代史 九十年代語錄 九十年代·社會 一個屬于上海的黃金時代 一座大壩和它背后的百萬移民 左手內(nèi)地,右手香港 國企下崗潮:人生豪邁,從頭再來 中美關系:好不到哪去,也壞不到哪去 社會辭典 九十年代·文化 無人認領的90年代 一場平民文化的狂歡 《我愛我家》:一部劇演活一代中國人 傳媒人劉春:那是一代電視人的黃金時代 第五代導演張藝謀、陳凱歌:當年的電影有種強韌的力量 先鋒已死,有事燒紙 貼地飛行的《佛山文藝》 追“四大天王”,看盜版港片 演員趙雅芝:我有白娘子的一點溫婉 作家金宇澄:上海這個森林,什么動物都有 文化辭典 九十年代·藝術 跑步進入后現(xiàn)代 呂澎:90年代,藝術聞到錢的味道 張頌仁:讓中國藝術家被世界看見 王璜生:人民需要真正的美術館 侯瀚如:一個“藝術導演”的世界觀 岳敏君:創(chuàng)作需和現(xiàn)實有所關聯(lián) 張曉剛:活在迷茫與反省之中 藝術辭典 九十年代·經(jīng)濟 一代打工族的青春與愛情 “網(wǎng)絡新聞教父”陳彤:新浪如何成為新聞門戶? 企業(yè)家張寶全:海南地產(chǎn)泡沫親歷記 “榜爺”胡潤:發(fā)現(xiàn)中國大富豪 百萬股民“炒”深圳 “刁民”王海:那個揭市場傷疤的人 小霸王學習機:山寨中國的生意經(jīng) 財經(jīng)辭典 九十年代·生活 瀟灑走一回 中國第一代名模的樂與路 “新銳設計師”劉洋:一夜之間,中國男人變帥了 攝影師趙鋼:上萬張底片記錄《我的大學》 中國人的“生活導師” 生活辭典
今天的一切,都可以在九十年代找到源頭
文|肖鋒 1989 年3 月26 日,年僅25 歲的海子在山海關臥軌自殺,身邊帶著四本書:《新舊約全書》、梭羅的《瓦爾登湖》、海雅達爾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他的遺書中寫著“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盡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今天被傳誦至泛濫,他的死卻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另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假如說火紅的八十年代是理想主義的,娛樂的新世紀是消費主義的,那么中間的九十年代應該填個什么詞呢?“講求實際”的九十年代,它是這個小時代的預演,從關注世界與國運到關注個人境遇,與宏大敘事漸行漸遠。 今天被認為是美好的東西在八十年代都被展現(xiàn)過了,無論多么短暫。九十年代全面轉向功利化、世俗化,用1997 年因心臟病突發(fā)在45歲辭世的作家王小波的話講,就是“一切都在無可挽回地走向庸俗”。 2016年7月,南海、東亞局勢緊張,在河北,某些人圍堵肯德基店。1999 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中國學生高喊:“中國人不吃美國飯,出來!出來!”但他們第二天就到美國領事館門口去排隊辦簽證了。這次的標語是“你吃的是美國肯德基,丟的是老祖宗的臉”。何其相似。這一次,我們的大學生還會到美國領事館去排隊嗎? 1996年8月18日,《新周刊》第零期創(chuàng)刊號出街,封面人物是毛澤東和鄧小平,封面專題是“中國可以說不”,矛頭直指美國。 中國八十年代的關鍵詞是“改革”,九十年代的關鍵詞是“國際化”,新世紀的關鍵詞是“互聯(lián)網(wǎng)”。 1990年第一家麥當勞開進深圳,1999年第一家星巴克開進北京。1999年年底,中國與美國等國達成“入世協(xié)議”。 八十年代的改革開放口號已被“全方位與國際接軌”取代。九十年代,與國際接軌、國際慣例成為官員口頭禪。競爭成為當今社會最漂亮的詞,機場書店都在講成功學。 然后,像世界各地后發(fā)展國家一樣,全球化是個悖論式的發(fā)展過程:既有一體化又有分裂化傾向,既有國際化又有本土化,既有集中化又有多樣化。有人稱之為福音,有人咒之為災難;有人視之為機遇,有人把它看作陷阱。 只是中國人比其他后發(fā)展國家的人民更講求實際,對全球化欲拒還迎,短短十年間就完成了心理調適期。 畫家王廣義的政治波普系列《大批判》最有象征意味,那些以“文革”形式批判跨國品牌的宣傳畫,最終被那些跨國公司高價收買,其中批判名表斯沃琪的作品還被做成表蒙子,斯沃琪和王廣義都賺個盆滿缽滿。 九十年代最后幾年,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兩個因素是跨國公司的全面進入和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從此,中國才正式進入“環(huán)球同此冷暖”的境地。 《新周刊》是傳媒中的沖突論者,從第零期“中國可以說不”,到“阻擊霸權”“紅客游戲”,再到“你怎么看美國”,無不揮灑著民族主義的荷爾蒙。而我和雜志后期轉入理性探討,如“中國缺什么”“規(guī)則的快樂”“還有多少中國味兒”“軟中國”和“讓全球化抱抱”。 《新周刊》全球觀的嬗變,反映了這個國家主動開放后,對全球化的欲拒還迎、理智與情感交錯的矛盾心態(tài)。欲拒還迎、欲迎還拒,理智終究戰(zhàn)勝情感。 就現(xiàn)實層面而言,全球化與改革開放初期提倡的現(xiàn)代化是一脈相承的。同一個朝向就是西方標準。西方是標準和技術的源發(fā)國和輸出國,它們手中握有制定全球化規(guī)則的權力。像中國這樣的后發(fā)展國家,經(jīng)歷了一個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迎接的過程。 跨國公司是新時期的“船堅炮利”,憑國際資本和品牌效應攻城略地,將一眾民族品牌,如“美加凈”“樂百氏”“活力28”等,或排擠出局,或收入囊中。 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只是個短暫的摩擦,其重要性抵不上中美不斷升級的貿(mào)易戰(zhàn)。民族情緒雖被炸館事件引發(fā)而短期高漲,但隨即被波音大訂單、互訪與握手沖淡。中國改革開放一直以美為師,到“中美國”相愛相殺,美國成為中國全球化繞不開的“冤家”。 讓我們回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相傳在革命者卡斯特羅與切·格瓦拉之間有一段對話:有段時間,切·格瓦拉每天都要向卡斯特羅遞上一杯冒著泡沫的、咖啡色的飲料。最后,卡斯特羅終于搖著他的頭!扒,這不好,”他說,“如果哪一天我們被可口可樂的配方打倒了,那么革命就失敗了。” 整個九十年代都在完成這類心理調適,為中國擁抱世界、最終站在世界中央作準備。之后的加入WTO讓中國成為全球化近十幾年來最大的受益者。 對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是一種腳踏實地;對于新世紀,九十年代是一個飛躍前的助跑。 “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東!钡虾2皇巧钲冢岵怀觥皶r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類口號。上海人精于服務,敏于勾兌,將外來土豪和跨國公司等伺候得熨熨帖帖、妥妥當當。上海才是中國名副其實的“經(jīng)濟首都”。 1992 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宣告中國改革進入了新階段。這一切又是與南方相關,確切地說不是上海而是深圳,那個被劃圈的小漁村。 1993 年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是同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一錘定音,終止了改革是進還是退的爭論。 每次大的改革,落到實處,都會關乎某個特殊群體的利益,先是農(nóng)民,然后是個體戶、私營企業(yè)主,這次是體制內(nèi)下海者,即“92 派”——1992 年,大批在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受南方談話的影響,紛紛主動下海創(chuàng)業(yè),形成了以陳東升、陳峰、田源、郭凡生、馮侖、王功權、潘石屹等為代表的企業(yè)家群體!92派”這個名單可以拉得很長: 1992年,深圳蛇口工業(yè)區(qū)原常務副區(qū)長武克剛下海,創(chuàng)辦“通恒”。 1992年,副縣長熱門人選朱新禮下海,創(chuàng)辦“匯源”。 1992年,胡葆森離開河南省外經(jīng)貿(mào)委,創(chuàng)辦“建業(yè)”。 1992年,苗鴻冰離開石油部辦公廳,創(chuàng)辦“白領”。 1995年,黃怒波去職中國市長協(xié)會副秘書長,創(chuàng)辦“中坤”。 …… 1984 年年初,鄧小平第一次南下特區(qū)視察,中國第一代企業(yè)家和創(chuàng)業(yè)者應運而生,如今仍活躍在商界的代表人物有柳傳志、張瑞敏、王石……他們被稱為“84 派”。1984 年因此被稱為“企業(yè)家元年”。本次“92 派”更懂得利用體制與市場之關系,利用政策之便為自己闖出一番天地。相對2015年“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熱潮而催生的“15派”,“92派”作為父輩一代則更顯沉重、更具使命感。換句話說,“15派”只想改變自己,80后、90后自由追逐夢想,和而“84 派”“92 派”則更多家國情懷,改變社會,改變國家,至少他們自己是這么以為的。而“15派”頂多認為改變自己順便改變國家。 1993 年中央提出建立現(xiàn)代企業(yè)制度,然而國有企業(yè)尾大不掉,改變極其艱難。不少試水者甚至身陷牢獄。1998 年,中國企業(yè)界最大的爭議是一個叫褚時健的企業(yè)家該不該被判處死刑。 褚時健將西南邊陲一間默默無聞的小煙廠,做到業(yè)界老大,到九十年代中期,玉溪卷煙廠年創(chuàng)造利稅達200 億元以上,占到云南財政收入的60%。1997年,“紅塔山”的無形資產(chǎn)為353 億元,在中國所有品牌中位居榜首。在褚時健任職的17 年間,紅塔集團總計納稅800 億元。一位中央領導在視察該企業(yè)時說:“這不是卷煙廠,這簡直就是印鈔廠。” 1996 年年底,中央紀委信訪室接到匿名舉報,對褚時健展開調查。一手締造了“紅塔現(xiàn)象”的褚時健鋃鐺入獄。褚時健算了一筆賬:紅塔每給國家創(chuàng)造14 萬元利稅,他自己只拿到1 元錢的回報!榜視r健現(xiàn)象”是一面鏡子,照見國企改革的一系列困境,這一困境仍困擾至今。 2000 年后,褚時健因身體有病被保外就醫(yī),與妻子在云南哀牢山承包了兩千畝山地種植甜橙。之后,褚橙的故事令中國企業(yè)家以與老人合影為榮。 國運關乎企業(yè)命運、個體沉浮。九十年代,香港、澳門回歸,中國完成入世談判,北京辦成了亞運會,神舟飛船飛天,但最值得關注的還是民生——房改、醫(yī)改、下崗和下海將人們一把推向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之中。 民間編排國企下崗潮:“七十年代下放,八十年代下海,九十年代下崗! 由于九十年代中國經(jīng)濟正處于強勁上升期,那輪下崗潮對社會整體沖擊不大,很快就被龐大的人口基數(shù)和市場機會消化掉了。而2016 年則遭遇中國經(jīng)濟“三期疊加”,困難要遠大于九十年代。 房改開啟了中國房價二十年上漲之路,并且沒有終止的意思。被房價擊破了一代人夢想的80后抱怨說,至少60后、70后趕上了福利分房的尾巴,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紀初的商品房房價也還不算高,so,請別跟我談什么偉大理想。 醫(yī)改從一開始就飽受詬病,以藥養(yǎng)醫(yī)的方針將醫(yī)護人員與患者推到矛盾的焦點上,醫(yī)患關系緊張至今。難道九十年代醫(yī)改市場化的路子走錯了嗎? 九十年代是“中國制造”崛起的年代,伴隨打工潮風起云涌,“東西南北中,發(fā)財?shù)綇V東(浦東)”,這是珠三角和長三角的黃金時代。 1991年一部電視劇《外來妹》熱播熒屏,一代打工妹支撐起“中國制造”的半壁江山。作為第一代農(nóng)民工的打工仔、打工妹,他們招之即來、揮之即去,不帶走一絲城市福利。他們的子女農(nóng)二代、三代就沒有那種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品性了,于是,人工成本上升,工廠招工難,九十年代的“中國制造”模式難以為繼。 新的時代到了,再也沒人鬧了。 湖南臺的《快樂大本營》刷新了年輕一代的娛樂方式。年輕人避重就輕,遠離政治話語、宏大敘事。 對,經(jīng)濟第一,政治第二,尤其是個人經(jīng)濟上的成功。 我是1992 年到的廣州。彼時滿大街放著《濤聲依舊》《彎彎的月亮》《小芳》等偽傷感的流行歌曲。沒有了搖滾的激烈,也沒那么惆悵,大家都忙著掙錢呢。 我初步落腳在海印橋下的一間廣告公司,那里商業(yè)氣息撲面而來,猛吸一口,喔,一個時代開始了。 普通百姓只想著怎么發(fā)財。至于怎么迎接新時代,讓文人騷客自行去傷感吧。 九十年代,新的階層分化正在演進,有人不適。中國是個“忽然”階層化的社會,30 年間,一個人的社會身份或階層標簽可能幾經(jīng)變換,要形成西方成熟階層社會的所謂“階層共識”和“利益人”是困難的。這便是中國的“階層之謎”。 中國階層的演進仿佛一幅快進的清明上河圖,西方三百年歷程,中國短短幾十年就完成,許多人肯定有不適感甚至幻滅感。肇始于八十年代的社會結構劇變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群體性分化運動。這場分化運動是劃時代的。一個家庭在分化,一個班級在裂變,社會各群體間拉開了距離。人們終于明白“只有身份不同,沒有財富積累”的社會一去不復返;人們還明白了,曾經(jīng)高歌猛進的改革開放運動,對于不同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 中國用3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300年的路程,這個過程是壓縮的、倉促的、沖突的,也是迷人的。 九十年代,以《新周刊》《三聯(lián)生活周刊》《時尚》等雜志的創(chuàng)刊為標志,傳媒開始引領和培養(yǎng)“新中產(chǎn)”的生活品位!靶轮挟a(chǎn)”,與私營企業(yè)主、個體戶等老中產(chǎn)區(qū)別開來,他們在住宅、衣著、談吐等方面也與新興工商階層的“暴發(fā)戶”不可同日而語。大家紛紛愿意“跟土豪交朋友”是近年來才有的事。 雖然文化上占據(jù)一定優(yōu)勢,但“向上奔”和“窮忙族”才是新中產(chǎn)的兩個基本特征。 美國專欄作家保羅·穆尼(Paul Mooney)贊嘆,他所認識的幾乎每一個中國人——學生、農(nóng)夫、職員、CEO(首席執(zhí)行官)、學者、科學家,都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強烈的進取心。 這種全民進取心使整個國家步入一個上行社會。中國社科院陸學藝等社會學家提出的《當代中國社會各階層研究報告》中有一個重要結論——“中國社會的職業(yè)結構正在漸趨高級化”。1978年以來,中國職業(yè)結構漸趨高級化,即在職業(yè)結構的總量中,低層次職業(yè)(生產(chǎn)工人和農(nóng)業(yè)勞動者)的比重下降,而中層職業(yè)的比重則增加了。中高層職業(yè)人員30 年來呈持續(xù)增長趨勢,形成“向上流動的潮流”。 從1999年開始,英國年輕會計師胡潤開始編制中國內(nèi)地富豪排行榜。中國正顛覆西方“三代造就貴族”的階層更替節(jié)奏,像潘石屹這樣的新富階層一代之中就換了三次身份——從農(nóng)民到知識分子、經(jīng)理人、富豪。 新世紀初,社會學家鄧偉志主持的一項調查表明,61% 的上海人“愿意和比自己階層高的人打交道”。不得不承認,在一個“上行的”社會結構中,勢利是其必然的產(chǎn)物。所以,你只能鉚足了勁兒向上奔,如果你還想出人頭地、占個好位置的話。當前“與土豪交朋友”、喊王思聰為“老公”,源頭都在九十年代,階層的分化和固化延續(xù)至今。人們選擇默然接受這個現(xiàn)實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中國人從九十年代開始就是成功主義導向的,意識形態(tài)被放在了一邊。 九十年代,新世代還未上位,90后剛剛出生,80后還在成長,而他們的父母正在階層之路上打拼。 1996年春,北京一個名叫“瀛海威”的公司在中關村豎起了一個碩大的廣告牌:“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有多遠?——向北1500米!边@句廣告語預示著一個新時代到來了:點擊、娛樂、漂移、全球一體。而你的位置在哪里?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